logo

篆刻与汉字设计

记录:, , 05/20/2014

篆刻的发展历程

印章在人类文明的启蒙阶段便己存在,“印模”作为最早的“印章”,被广泛使用在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当中。“印模”是经过烧制的泥制印章,其作用是用来在陶坯上钤压连续的花纹图样。

随着人类文明的递进,印章的主要功能便成了人们身份的象征,主要用于人与人交流过程当中的凭信。据考古记载,最早的印章是殷商时期的部落首领玺印,这个时期正值奴隶制社会面临瓦解,封建社会开始萌芽,职能部门、上下关系之间的沟通趋干复杂化。为了表明身份和辨明真伪,印章作为“信物”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后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乍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在社会中的交流也随之广泛而复杂起来。此时的印章除了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外,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以检奸萌”的检验作用。

汉印淮阳王玺

1

 

西周和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发展时期,由干社会交往的需要,印章作为凭信的功能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国家间的交往以及生产劳动、商业贸易、军事行动和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中。但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有据可考、并且有相当规模的印存,则是战国的玺印。

现在已知最早的印章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印,但文字古奥,无法解读。

亚字印

2

 

秦以前的印章统称为“古玺”。由于战国时期存在诸多大大小小的诸侠国,所以,文字异体现象十分严重,仅一个字同时有着很多种写法,况且,战国时期的文字还处于大小、长短、方正很不统一的局面当中。但这些文字被应用在印章当中,经过古代人们的巧妙安排,字型变化多端,印面布局朴素自然。整体上给人以浑朴苍古的审美韵味。

古玺司马之玺

3

 

古玺右司马

4

 

古玺将渠惠玺

5

 

秦始皇统一六国,丞相李斯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罢其不与秦和者”,创造了比较整齐匀称的小篆书体。秦印多采用开凿的形式,所以印面多呈白文,一般都设边栏和一字、十字形界栏,在方格当中,使印文在变化当中趋于规范和谐。

(秦)法左丘尉

6

 

(秦)管里

7

 

(秦)左马将厩

8

 

汉代印章使用范围较前代更为广泛,从考古资料发现,汉印数量大,种类多,制作手法和风格更为多样,其规模之庞大,品质之完美,达到了中国印学史上的辉煌顶点。到西汉末期,制印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印面文字增多,笔画的安排开始注重整体布局,边栏和界格逐渐消失,铸印的形式增多,到东汉仍有一定数量的凿印。

(汉)巧工司马

9

 

(汉)印牙门将印章

10

 

(汉)印郝胜之印

11

 

从文字发展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开始解体,文字的发展正朝着楷书定型化方向过渡。据记载东晋时期己经出现了钤印在绘画作品上的鉴藏印。印章在魏晋南北朝末期,它的实用功能己经开始转化,与书画、收藏、鉴赏结合在一起,逐步迈向艺术化的殿堂。春秋战国时期,印章统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天子印称“玺”、“玉玺”或“宦”,其余的人只能称“印”,将军的印为“章”或“印章”。魏晋以后,印章又有了“记”、“朱记”、“图章”、“私章”、“戳子”、“押”等别名。

(魏晋)魏率善羌百长

12

 

(魏晋)晋率善胡千长

13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在唐朝中叶已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印章同样也被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官印仍用小篆字体,印面文字笔画的安排屈曲折叠,华丽丰满,印面布局均由曲折婉转的线条所充满,少有空白,-般采用将竖直的线条做横向的多次折叠,所以称其为“九叠篆”。唐代很多私印、鉴赏印和斋馆印的出现,使印章的内容已有所扩展,逐渐进入书斋,朝艺术品方向发展。

(唐)中书省之印

14

 

(唐)唐安县之印

15

 

(唐)官印统领之印

16

 

宋代的文化在继承唐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由于诗词、书法和绘画的空前发达,又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文化事业的创作、书画收藏鉴赏业的兴起,诗书画印的结合,推动了印章由实用向纯粹的艺术化方向发展。宋代末年,书画作品开始出现“文人化”的倾向,在书画作品上钤印已成了画面的组成部分,款印一般有姓名印、字号印、斋馆印等,还有文人抒情达意的闲章。

(宋)忠孝军副统印

17

 

(宋)夹浑山谋克印

18

 

元代是我国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由于文人志士在精神上受到新政权的压迫,又不情愿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很多文人往往寄情于书画金石。元代的印章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印章的审美理论,规范了汉印的绝对地位。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印章终于彻底摆脱了它的实用性的一面,完全进入了文人印章的艺术化创作领域,为明清文人流派篆刻艺术走向鼎盛奠定了基础。

(元)松雪斋

19

 

(元)越王府大学印

20

 

在明清两代,由于大量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参与,印章艺术的创作队伍空前庞大,并且出现了印学史上众多的文人流派。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绘画艺术形式中,和书画艺术品的鉴赏、收藏中,印章却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从元末王冕使用浙江丽水天台宝华山花乳石刻印以来,明清的印人受其影响,也多采用石料为印材,石材的开发利用为明清两代印人自篆自刻,让文人情感在刀与石的碰撞中得以升华,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

(清)和硕怡亲王宝

21

 

(清)陈鸿寿问梅消息

22

 

 

篆刻的分类

官印

古代封建王朝任命宫吏,必授之予玺印作为权力的凭证,这种玺印称“官印”。清代桂馥《续三十五举•跋》中云:“官印始于周。”因官职高低不同,其印材、钮制、形制亦各不相同,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官印多为铸制,亦有一些凿刻。

隋唐官印逐渐加大,用朱文。元以后官印多用九叠篆。

官印岚州分治六部员外郎之印

23

 

私印

私印也是为了作凭证之用,除不准用官印所规定的印材、规格、文字外,怎样刻法基本不受制约。在印文上有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鸟虫篆、隶书、楷书等;形状上有方形、长方形、圆形、自然形、钱币形、葫芦形等;再印材上有金、银、铜、铁、玉、石、木、砖瓦等。私印包括姓名印、臣妾印、表字印、斋馆印、吉语印、鉴藏印等。

以姓名作印文,故称姓名印,在私印中使用最为广泛。有仅刻名字的,又在名字后加“印”字,加“之印”的,也有在姓名后加“章”字的,还有在姓名后加“印信”的。

姓名印吴熙载印

24

 

姓名印攘之

25

 

臣是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亦是男子自称的卑谦之词。妾是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臣印出现于西汉早期,妾印稍晚。

臣妾印臣赵里

26

 

臣妾印妾因诸

27

 

《颜氏家训•风操》云:“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代人除有名之外,还有字,所以用表字入印者称“表字印”,亦称“字印”。如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又号东坡。

表字印塞翁

28

 

斋馆印

有称斋堂馆阁印,相传斋馆印始于唐代,最早为唐代丞相李泌的“端居室”玉印,其斋馆多赖以印传,一直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现代的文人书画家往往也有斋馆别号印。斋馆印中一般冠以斋、馆、轩、堂、室、楼、阁、舍、庐、巢等字。

斋馆印求是斋

29

 

吉语印

类似于明清以来的“闲章”,将吉祥、康宁、永福、日利、长寿等吉语入印,用以寄托自己的感情,表明自己的抱负,祝愿和寄托生活的美好。

书为心画

30

 

日利

31、

 

日入千万

32

 

鉴藏印

兴于唐代,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宋徽宗“大观”、“政和”、“宣和”印用于御藏书画当中,形制活泼,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此类印章大多以细朱文为主,配以细边,工稳规矩,俊爽雅致。鉴藏印分为鉴审和收藏二类。

延恩堂三世藏书印记

33

 

杨石头藏真

34

 

殉葬印

殉葬印有官印、带官职姓名印、祝辞印三种。汉代印制规定,官吏升迁或死亡,印绶均须缴还,因需昭信身份和短时下葬之限,故所制印章皆草率。

长沙丞相

35

 

宗教印

宗教印是古代道家之用印,道家佩带“黄神越章”则“虎狼不敢近其内”,有辟邪作用,也称越章。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七中有这样的记载:或问为道者多在山林,山林多虎狼之害也,何以辟之?抱朴子曰:“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

天府越节之印

36

 

天帝使者

37

 

杂用印

杂用印有烙马印、印陶器印等。

烙马印,是给马匹烙印标记之印。战国以来,各代皆有。

仓大作

38

 

陶器印,是盖在陶器上的印记。通常有印上制造机构、陶工印记,或用途、吉语等。另有烙漆器印、印瓦器印等。

大厨

39

 

日利

40

 

两面印

两面印指一方印两头都刻,一般都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古时这类印章中间穿绳随身携带,又称为穿带印。始于战国,在汉代极为兴盛。

白石

41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42

 

套印

套印是由大小不同的几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像抽屉一样,子印套在母印中,又称“子母印”,盛行于汉代。有双套印、三套印、四套印、五套印、六套印等。套印形制兴于汉,盛于六朝。此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有一种六面印,其形状是在一正方形的五面印顶端再连一方形小钮,并刻制一印,中间开孔以穿上绶带佩用。

套印1

43

 

套印2

44

 

套印3

45

 

朱白相间印

一方印中有的文字刻朱文,有的刻白文,称为朱白相间印。汉印众多有此种做法,这种形式的出现,主要是章法安排的需要,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悬殊太大,很难进行艺术处理,于是出现朱白相间印一般笔画少的字用朱文,笔画多的字用白文,这是为了保持印面视觉上的平衡。

田破石子

46

 

杨子方印

47

 

封泥

汉代官印的功能除了受封或佩戴外,另一个功能就是充当各种往来书信(在纸帛出现之前,主要是以木牍为书写载体)的封签,称为“封泥印”。其方法是在捆扎木牍和简牍的绳索头上封以湿泥,趁湿将印钤在泥上,形成印痕,待干后,便成其为封泥印,其目的是作为信验,以防私拆。“缄之以绳,封之以泥,抑之以印”,遂有封泥出现。

皇帝信玺

48

 

丞相之印章

49

 

鸟虫书印

鸟虫书印,顾名思义是以鸟虫篆为入印文字的印章。它始于春秋而盛于两汉,极富装饰艺术美感。首先,文字形体与印章章法的可变性、可塑性无限扩大。印章的内容可根据章法的需要,将文字根据缪篆的基形而绸缪缭绕,以达到饱满丰茂的基本格局。同时,保证文字的正确性和严肃性,将其点画委婉穿插变化,使其生动,富有笔情意趣。由于印章方寸有限,又受形制的制约,为了使章法协调和达到篆法的意畅神流,故多采取偏旁的挪让、移位之法,从而获得化平淡为奇崛的清新效果。化繁为简,也是鸟虫书印的常用表现手法。有时文字笔画被浓缩到极为概括,比缪篆的笔画•还简洁,然而在简笔的适当位置,稍事花饰,一般多作鸟头图形,异趣别出,耐人玩味。

王武

50

 

辟疆

51

鸟虫书印不是印章艺术的主流,历史上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篆刻艺术繁荣发展的今天,鸟虫书印越来越得到篆刻家的重视。

 

肖形印

肖形印与中国传统的图腾崇拜有关,将人物、鸟兽、虫鱼、花草、车马、建筑以及几何图案刻入印章,有吉祥、辟邪之意。肖形印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纯图案形象的印,另一类是图案形象中兼有文字的印。肖形印在表现手法上,注重神似的刻画,重点突出一个“意”字,不作过分地强求貌似,注重夸张,造型古朴生动,特别讲究方寸之内的朱白对比关系。

人虎

52

 

车马

53

 

四灵印

四灵印是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印章,在古代通常以龙、虎、凤、龟(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形象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象征吉祥富贵的生灵。有的印也不一定四灵齐全,但就形式而言,也把其列人四灵印的范畴。古代四灵印与其他的造型艺术一样,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在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形象处理上,运用变形的手法夸张地突出主要特征,以求其艺术上的情趣。

赵多

54

 

泠平

55

 

花押印

花押印也称署押印,因为盛行于元代,故也称“元押”。花押印是古代文书上草书签名和代替签名的图案形符号。一般呈长方形,上部用楷书或行书刻姓氏,下部刻画押。其印形多样,实际上是个人的专用记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花押的设计,疏密天真,离合自然,印面仅有一个类似草书的花押图记。是按其文字而随意变化的,别人很难看懂,又难以伪造。

花押印1

56

 

花押印2

57

 

瓦当

瓦当不是篆刻作品,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形状有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

瓦当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并对古代历史地理、思想意识的研究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篆刻艺术的开拓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长相毋忘

58

 

篆书的基本结构

篆刻的基础是篆书。由于篆书是古老的书体,结构独特。我们以小篆为例,小篆的结构亦可分为单独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四类。

单独结构是指笔画较少的独体字。它是小篆的基本结构,其要点是布局均匀,疏密自然,具有小篆上紧下松这一基本规律。

上下结构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或偏旁上下排列组成。这类字的结构在于要有一个贯穿上下的中心轴线,以求整体重心稳实。

左右结构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或偏旁左右排列组成。顾盼挪让是掌握这一结构的要点,在结构的比例安排上需要有个准确的尺度,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左右过于顾盼和挪让,势必就失去了原来的本义,而时显松散之病。

包围结构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或偏旁内外排列组成。它包括全围、左围、上围、下围四种结构,如“国”、“履”、“山”、“包”等字其要点是掌握好外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做到大小间距合度,使其字浑然一体。

此外,在书写篆字时,要遵守:上覆下,下承上;高扶低,主迎客;外抱内,大抱小;少让多,短让长,窄让宽等基本法则。

59

 

在了解篆书结构类型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篆书的结构特点,它对于初学者临摹与创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篆是在对大篆的反复省改的基础上形成的,字的外形是长方形,这和隶书的平扁、楷书的方正形成明显的差异。小篆中许多字的大部分笔画集中于上部,下部往往是可以伸缩的垂脚,这样从结构的角度讲,上部紧凑,而下部舒展。因此在书写时,-定要在体势上先把握住这种特征。

小篆的结构从总的表现形式概括,就是均匀和对称,理解并掌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理解和掌握了小篆。

均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笔画的排列组合非常有序,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笔画搭配彼此照应,加之笔画本身粗细一样,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协调的感觉。

对称是小篆结构的另一个特点。不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许多都是以字的中竖为对称轴,左右两侧笔画呈对称分布状,结构简单而美观,同时又易于把握。

小篆的章法讲究纵横成行,秩序统一。这种规整如阵的布局,自上而下的走势和自左而右的行序,实际上一方面是对先前书法的总结,同时又开后来书法形式美之先河。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发展,几乎都没有摆脱这种基本的章法框架。当然,小篆作为书体演进中的第一个正体,在最初的创制过程中,受封建王权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功能,但是它的美学品质却始终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发挥着作用。小篆协和完美,对称均匀的风格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书法的作用,而是对整个中华文化的传统审美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石如

60

 

篆刻的布白方法

要完成一方印章,有好多步骤、工序,而构图是最先需要考虑的。构图马虎、草率从事,往往会以失败告终。篆刻构图也叫印文构图、印稿、布局、章法以及分朱布白。要刻出一方理想的印章,事先往往要冥思苦想、周密思考、反复构思,直到满意为止,然后上石篆刻。

人们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刻出比较理想的印章。篆刻构图应特别注意印文的繁简、疏密、欹正以及相互之间的虚实、揖让、呼应等等关系。安排印文务必要求做到匀称协调,各得其所。

 

平匀式

每个字在印面上占同样大小的位置,笔画的上下左右距离也一样,整方印整齐匀称,横平竖直、四下八稳,庄重大方,这种构图称为平匀式。有些印章,有的字笔画多,有的字笔画少,但笔画少的字中,有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笔画多的字中笔画之间距离一样,效果上就会觉得很协调、匀称、有疏密关系,不仅端庄,而且生动。有些印章,笔画少的字,可酌情增加一至数个弯曲来填补空白,使得与其它字的笔画多少接近,同时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一样匀称得体。这些字平均分布在一方印章内,排列整齐,取得同样匀称、平稳的效果。有的印在篆法上稍加变化、匀称中含秀雅,庄重中寓生动,既内涵又古朴。

琴瑟双清之馆

61

 

浮渭据泾

62

 

疏密式

疏密式不求表面匀称,构图有疏有密。这种构图格式,可以每个字在印面上占相等的位置,也可以占大小不等的位置。这种格式,字与字的朱白关系是各不相同的,笔画多的字,任其刻得密,笔画少的字,任其刻得疏。有时故意将印文某一个字或某一部分空缺,使得密处密不容针,而疏处疏可跑马、追求一种疏密有致的艺术效果。所谓疏密有致,就是疏密要自然、不矫揉造作,疏处无疏松的感觉,密处无臃肿、眉目不清的毛病。虽然字与字之间笔画疏密很悬殊,但仍然感到很匀称、很协调。

孺子牛

63

 

沙鹤

64

 

截补式

为使印章艺术效果匀称美观,印人往往将文字根据需要,截长补短,以盈补虚,并根据印文笔画的多少,安排字的位置。不像平匀式的印章,每个字在印面上占同样大小的位置,这种构图格式称为截补式。

印章中的文字笔画有多有少,如果限定每字占大小一样的位置有时会显得不匀称。所以在处理构图时,笔画多的任其占有笔画少的位置,有些上下结构,特别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就考虑安排得长些;有些左右结构特别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字的横画多,就拉长一些,字的竖画多,就撑宽一些。有的印限于字数,不能不把某些字拉长或缩短些;有些印为了协调和需要,不能不将有些字的笔画增加或减少些,目的是为了整方印章的艺术效果,截补式实际上是平匀式的变格。

张宗祥章

65

 

界线式

界线式,就是也印文之间加线条,作文字的界隔。界线式以白文为多,有在四面加线成“口”形的;有加线成“田”、“日”字形的,其实界线式其它形式还有,只要在印上加线做文字的界隔的都属界线式范围。界线式有时也叫间隔式、界格式。

正人之玺

66

 

手抄六千卷楼

67

邓散木云:“界画不论朱白,皆当直如刀截,不宜参差出入,其上下四周亦然。”印面上加上线条,应该与印文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政、互不相干,而应该有机的结合。这样加的线条,不会觉得突然、不协调、化乱、俗气和有画蛇添足之嫌。

 

接边式和借边式

一方印中有些笔画与印边相连接,这种构图格式叫做接边式。印文中有些笔画扩充到印边,代替了印边,这种构图格式叫做借边式。接边式的印章,一般来说,朱文印较多些,印文笔画与印边相连接,感觉整方印构图集中,笔意连绵,有较强的整体感。有些笔画连接下面的边,觉得重心稳,有一种庄重的效果。有些印章,因为笔画太多、排列起来比较棘手,而需借边,这样可以减少并列笔画过多而造成的呆板弊病。当然,有些借边式印章,在借边后,可以达到一种别致的艺术效果。

接边印-意苦若死

68

 

借边印-冰庵

69

 

无边式

无边式印章主要是指朱文印章而言。一般说,一方印章,不论方圆,都有印边,而无边式印章,却没有印边,不是没有印边,而是以印文的外缘来代替印边。采用无边式构图,一股是印文外沿笔画比较长,这些比较长的笔画在构图时,当作印章边线来用,如安排得好,感到不仅有边,而且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特独的效果。这种构图格式,要见机行事,不是随便什么印文都可以安排的,如排列不当,就会觉得别扭、花乱和松散,达不到好的效果。

不可一日无此君

70

 

陆治信印

71

 

仿古式

仿古式构图是泛指模仿古代构图的印章,如古代图案、古代钱币、古代瓦当等。

图案式这种构图,印面上除文字外还有花纹图案配置。有些配置在文字的两旁,有些安排在文字的四周。有些以图案为主、只有少量的文字安排在图案之中,有的在图案的上面,有的在图案的一侧。图案式构图给人感觉丰富多彩、古朴高雅,是印章艺术的一朵奇葩。

中有尺素

72

 

大吉利

73

 

古钱式古钱式构图,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与瓦当式有些相似,但中间是方孔形,印文有排在方孔四周的,有排在上下的、有排在左右的。印边往往很宽,与钱币的周边相合。另一种是刀币式的,外形就与刀币形状差不多,只是长短阔狭有些不同而已,而在刀币里面安排印文。黄易的一方钱币式印章,印文为“平阳”是古钱币式印的精品。

平阳

7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