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物语

阳戏的面具制作

阳戏面具造型古朴、别致,以面相和头冠区分角色。一套面具一般有32个,包括常见关公、大王、丞相、皇生以及正神、凶神、牛头马面等。现在哨尉戏班里冷定祥、陈永霞、陈永隆仍保留着上辈传承下来的面具制作技艺。

1125

面具制作工具

制作面具一般选用直径为七寸的柏树为原材料。陈永霞说:“树的直径过大,砍削起来很费力;直径小了,做出来的面具戴不了,七寸刚好合适”。选好合适的木材后,削掉枝桠,从中劈成两半。将其放在湿的泥土上面,或者在树干外裹上一层稀泥,放在露天下搁置两个月,他们称这个过程为“发汗”,实际上是去掉其中的水分。待木材干后,锯成9寸左右(30厘米)长的小段开始雕刻。雕刻时一边刻画,一边雕,左后打磨。打磨完成后以油漆整涂重彩。制作出来的面具,强调各个角色的个性特征,粗犷而各具神韵。
在面具的制作过程中还遵循一定的规矩,否则制作者会生病,甚至因此而丧生。在制作关帝圣君和玉皇大帝时尤其如此。所以只有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制作出来的面具才会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人有诚心,神有感应。DSF3606

酉阳阳戏面具

酉阳阳戏,亦称面具阳戏、脸壳戏,是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艺术于一体的宗教色彩浓厚的民间戏剧,系酉阳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因独具特色而成为“一枝独秀”,被专家称为酉阳的“文化地理标志”。

酉阳阳戏源于上古时期的“傩仪”,既保留了傩戏的精华,又融合了地方土戏和花灯唱腔特色逐渐演变而来。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风俗志》载:“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则多至十余人,生旦净丑,袍帽冠服,无所不具,伪饰女旦亦居然梨园弟子,以色媚人者,盖巫风为淫风。”

P1010253

酉阳阳戏起始流行于酉西一带,创始人为冉发兴、陈法林,无固定剧本,全凭口传心授。据阳戏艺人陈德禄介绍,祖辈口传的阳戏成型于唐朝,由唐太宗李世民倡导,在白马堂启教,供奉关胜帝君。

 阳戏面具一般有7到32付不等,表演时依据人物形象的不同戴不同的面具。唱腔有:大王腔、生腔、亟相腔、皇生腔、元帅腔等以人物形象有各具不同的唱腔。所用乐器:鼓、锣、钹、勾锣、马锣等;曲牌有:【长路园】、【三起三落】、【三松三紧】、【一、二、三锤】、【吊五锤】等分九板十三腔。今在该县小河镇周围活跃着7个阳戏坛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地域性、特殊性,有自身的文化特点,保留了自己的本质特征。具有“歌舞求神、载人还愿”、“农忙务农、农闲从艺”等原生态文化形式及原始风貌。

 面具3 

摘选自《面具阳戏独一无二 成为酉阳的”文化地理标志”》

 

青蒿草的故事

很意外的遭遇到了青蒿草。

IMG_0642

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因为2011年的新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疟的青蒿素,在我国破天荒地荣获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

但在酉阳,我们才第一次看到青蒿草,公路上随处可见铺满了蒿草杆,如同晒稻谷一样,希望过往的车辆把青蒿叶子压下来;住在哨尉村小学的时候,大清早或者傍晚凉快点的时候,会看见老乡背着一大筐两米多高的青蒿草回来;家家户户的堂屋里,都摆着已经干好的蒿草杆和用蛇皮袋包着的蒿草叶子。

后来,老乡告诉我一大蛇皮袋蒿草叶可以卖五块钱。

IMG_0643

我不知道种植是如何进行的,但我预计收集这么一大包叶子至少要10筐蒿草,从山上背下来、晒干、把叶子捋下来,再打包装好送到集体采购点,然后农民就是可以得到城里小孩一瓶可乐价格的五块钱。

是什么样的压力迫使农民忍受这样的生产方式呢?这个产业链中利益是如何分配的呢?很简单上网搜一下,发现这个行业有点乱,用范伟的话说得捋一捋,其中有代表性的信息如下:

1:2010年5月,诺华杀价、国内药企陷库存漩涡
http://finance.sina.com.cn/blank/qygc97Novartis.shtml
2:2012年7月,产业化利好青蒿素概念股望井喷
http://stock.hexun.com/2012-07-10/143385293_5.html
3:2013年1月,价格一路狂泻危机再次逼近,谁来拯救青蒿素产业?
http://www.cinic.org.cn/site951/cjyj/2013-01-31/623146.shtml
……

从这些权威网站和机构的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六年里,青蒿素产业如同过山车一样,原创的中国技术,但是市场说是被印度挤压、被瑞士公司垄断,这些就是全部的真相吗?到底谁该有所为?大部分生产企业也被愚弄,何况农民?

我的问题是,在我们享受高科技的3D打印技术,追捧ZAHA时尚、奇妙的三维造型的时候,谁来关心农民这五块钱的生意?设计又该有何作为?

P1000879

背在背上的文化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李白当年感叹巴蜀地区交通不便的名句。酉阳位于渝东南,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地势高低起伏,植被茂密,山路崎岖陡峭而狭窄。平坦地区用框载肩“挑”的方式,因所需空间较宽,需要保持身体垂直姿势和频繁换肩的动作,不便于在山道上行走。“背”不仅使货物更贴近身体,便于身体在陡坡中变换姿势,控制重心,同时可以腾出双手借力攀爬,比“挑”更高效。于是“背”就成为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背在背上的“文化”。

根据“背”的内容和材质,可分为两大类:“背篼”和“背桶”。“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等编成的筐状背具,主要用于装载固体物。

“背桶”是一种背栽液体物的木制背具。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无论是“背篼”还是“背桶”都具有和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形态。上宽下窄,呈喇叭形,下部与人的背宽相当,便于在灌木丛中穿行;上口较宽,整体较高,以弥补装载量。用竹、棕编织的背绳系于底部和中部(丘陵地区的背篼较矮较宽,背绳系于底部和顶部)。如需远距离背负,有便于歇肩的“丁”字棒——“打杵”将底部撑住,行走时“打杵”可作为拐杖使用。

_MG_0444

“背篼”因用途不同种类较多,其规格、形制、编法和筐眼疏密程度也各不相同。如背米、面粉之类的用细蔑丝背篼,非常细密,没有漏眼;背柴草用花篮背篼,篾粗漏眼较大。

背篼在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它揭示了人们不畏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在长期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种适应力和创造力。

柚子龟

在原始刀耕火种年代,视长寿龟为图腾的武陵山区土家人,擅长手工捏成柚子龟的工艺,可捏成龟的面、嘴、眼、脚等,背上还带有回纹格的工艺图案。

P1000629

土家人把柚子内腹取出阴干后,将火草放入内部,火镰、火石挂在外面,火镰击火石取火点燃火草吸烟。就在柚子龟这种民间绝技几近灭绝之时,土家族人刘仲华、冉奎、彭德清等,继承和发展了土家族这一传统精湛的民间绝技。同时,在原始“柚子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将龟腹部放入当地世界著名的青蒿和薄荷、山菊等20多味中草药物,盖上龟的脐部,药物香味扑鼻。这些民间艺人还精制了金色吐珠龟、合家欢龟、父子龟、夫妻龟等新样式。
P1000638

P1000640

背篓

说起背篓,在脑海里最快浮现的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小背篓》。湘西自古就被认为是背篓的故乡,是一个从背篓背出的小镇,但是在这次的酉歌行中,意外的发现,在酉阳铜鼓乡,背篓随处可见,已然是村民们主要的运载工具和生产生活工具。

背带2

在当地,你可能会遇见一位老婆婆正背着背篓和她的小孙女在认真地听着她爷爷古老的高腔,载歌载舞的阳戏;可能会遇见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背了一个30斤重的背篓,里面满满地装着刚刚收割的玉米正在往自己家中走去;你也可能会遇见一位背着满箩筐青蒿草的老妇人正迎面向你走来;可能会遇到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背着比他还要高大的水背篓正往山上赶;你也有可能会遇到一群老人们背着空空的背篓去市集采购。背篓的广泛应用,意味着背篓在酉阳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有其独有的特色。

背篓是一种竹篾编织物。一个完整的背篓,大多有八种不同类型的竹材编织而成,每一种材料发挥着自身不同的作用。

1)细纬篾
细纬篾是背篓的主要用材,它是由直径为20mm左右的山竹,经过多种加工打磨以后,留下最适合编织的竹篾长度。细纬篾没有固定的长度,根据竹子的长度而定,在进行正式的编织之前,需用匀刀加工成大小厚度一致的竹篾。

2)厚山竹
它一般是采用在背篓的底部,因为底部是背篓主要的承重部分,因此对这个结构的材料要求须有较高的强度。

3)经篾
它是背篓的垂直骨架,一般去山竹的八分之一竹篾,厚度在1.5mm-2.5mm之间,长度根据背篓的大小而定。

4)宽纬篾
厚度在0.5-0.8mm之间,一般放在背篓的中腰部分,和背篓的经篾编织成镂空花纹,起着很强的装饰性效果。

5)黑色竹篾
也是取材山竹,厚度为0.8-1.2mm,这种竹篾是将山竹砍好后,将整根竹放在家里的灶台上经过几次的烟熏后变黑,也是起到了很好地装饰效果。

6)绵竹
它是专门为锁口所用,选用直径在30-40mm的绵竹,宽度为12-20mm,经水煮半小时后,晒干使用,这种用绵竹做的锁口韧性想打个好,能很好地起到保护效果。

7)加固用蔑
这种篾是专为底部加固使用,属于十六分之一竹篾,厚度约为0.6mm。

8)背带用篾
长度为一丈,属十六分之一纵剖竹篾,厚度为0.8mm左右,一根背带需要四根竹篾编织而成。

P1010096 P1010094 IMG0157 P1010102

背篓的制作工艺

背篓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其独到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步步凸显着村民们自己的智慧。

1)砍竹

背篓是由当地的山竹编织而成。山竹有大有小,用于编织背篓的山竹一般直径在12-30mm最为适宜。所以篾匠们就前往山上砍伐合适的竹材,并把砍好的竹材放置家中的阴凉干燥处。

2)剖篾

砍完竹后,篾匠们将砍好的竹子根据编织需要,分解成适合编织的篾丝,这就是剖篾。这个过程是竹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篾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编竹器的精细程度。

3)匀篾

剖篾对篾刀的角度,篾片的厚度也是十分有讲究的。接下来,篾匠们就讲剖好的篾丝用匀刀处理均匀,以便于保证同一种编织材料大小一致,厚度相同。

4)染色

在接下来一步就是染色,根据资料得知,背篓的用色一般只有三种,分别是竹青色、竹黄色和黑色,黑色就是将看好的山竹放置家中灶台烟熏便可,它一般只用于背篓的点缀。

当处理竹篾的准备工作做完后,便可以开始进行背篓的编织。在这个小乡镇里面,铜鼓乡的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各种各样的背篓,编织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编织出自己的美好愿景。
(部分信息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张宗登-《探秘背篓之源—湘西背篓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