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8 年四月

2017香格里拉总宣片

2

2017暑期新通道·香格里拉设计与社会创新工作营正式拉开序幕,项目分成社区研究影像组和产品设计组两个小组,产品设计组在完成文献整理与分析、产品研究与设计方向的初步探讨后,先行至香格里拉;社区研究影像组从长沙出发,途经怀化、铜仁、凯里、贵阳、大理、丽江等地后至香格里拉营地,一路参观考察苗绣、织锦、银器、挑花等民族手工艺。

640

工作营以社区研究的方法了解当地的宗教、文化、物产以及人文资源,特别是对香格里拉及其周边的非物质遗产手工艺进行重点记录和影像创作,在此基础上针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形态、社区结构及文化与产业发展需求,以跨学科的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手工艺传人开展参与式联合工作营,共同探索构建可持续的文创公益与社会创新网络的方法。640-2

香格里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瑰宝。 项目组来自设计学、艺术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的32位师生、设计师、志愿者深入香格里拉的各村庄,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关于香格里拉少数民族生活形态与民族文化研究,宗教信仰、建筑形态与生活方式研究,针对尼西黑陶、藏族造纸印经、藏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与手工艺进行数字影像记录与手工艺创新产品设计。640-3

春初——唐卡画师

传承经历

春初是松林藏香的传承江参的妹妹,她的爷爷是寺庙里的僧侣,春初自幼便受到寺庙里壁画、唐卡艺术的熏陶,对唐卡十分感兴趣。为了提高唐卡技艺,16岁的春初远赴青海热贡拜师学艺,一学就是六年。即便现在回到了香格里拉,她也坚持每天从早上八点画到晚上九点,对于春初来说,每次画唐卡都是学习的过程,活到老便学到老。56

工具材料

唐卡的颜料包括金粉和矿物质颜料。金粉由金箔磨制而成,矿物颜料有朱砂、孔雀石、蓝靛、绿松石等。在绘制唐卡时,画师需要把矿物质颜料捣碎,掺入胶后手工研磨,直到把矿物质颜料里面的小颗粒磨成粉末,此时颜料成黏糊状,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57 58 53 59

春初的唐卡颜料色彩有20多种,都是由春初老师亲自调配出来的,春初说对画面颜色的整体把控是对画师色彩能力的一种考验。一般每幅彩唐卡必须都得有白色、蓝色、红色、黄色、绿色这五个颜色,而金色用于唐卡的勾边。61

作品介绍

春初还向我们介绍了她正在画的唐卡——吉祥天母像。春初说,吉祥天母是松赞林寺的护法神,传说以前有几个当地人徒步去拉萨朝拜,不巧在路上遇到暴雨,便急忙躲进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殊不知山洞就快要塌了。远在松赞林寺的吉祥天母看到了千里之外的这一幕,就赶紧赶了过去,她悄无声息地用自己身躯的顶住了摇摇欲坠的山洞,直到躲雨的人离开后,山洞才塌。这几个人到了西藏后,从当地的活佛那得知了这件事,才知道自己受到了吉祥天母的庇佑,从此,当地流传歌颂着吉祥天母的美德,奉其为松赞林寺的护法。60

创新性探讨

最后春初与我们探讨了唐卡的其他表现形式,春初说唐卡除了手绘,也可以印制、刺绣等。对于唐卡佛像的表现载体,春初表示如果将佛像印在T恤等日用品上是不被允许的。T恤上可以印制藏传佛教的吉祥图案,比如藏八宝,而唐卡可以挂在脖子上当护身符,可以放在车内保平安,可以印在书上,但是万不可印制于服饰上。55

卓玛——藏族服饰手工艺人

卓玛,全名卓玛拉姆,德钦县奔子栏镇人。卓玛13岁开始跟随父学做藏族服饰,如今她的父亲已经过逝十七年了,而卓玛一直在坚持做服饰。卓玛表示以前做的服饰款式、类别都比较少,服饰的布料也没有现在好,现在她会做的针对男士、女士、僧人、菩萨等不同人群的藏族服饰,并根据根据市场的要求,在保留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对服饰的领子、头饰、褶皱等地方进行了改进与简化。

藏族服饰手工艺人卓玛

藏族服饰手工艺人卓玛

在对传统服饰的改进与创新上面,卓玛也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她一方面觉得传统服饰应当根据现在的市场进行适当的改进,另一方面,又担心破坏了传统,比如公主进藏时穿的新娘服,从古至今都是同一款式,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后,就少了原有的风俗与感觉,穿了以后也就不一定像现在这样好看了。49 51

卓玛也参加过许多服饰大赛,获得的奖项也颇多,但是卓玛谦虚的表示这都是得益于传统服饰的功劳,能让奔子栏的传统服饰能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欢,让传统的服饰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才是她的目的。50

提美——藏族服饰手工艺人

提美,德钦县奔子栏镇人,16岁时,她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拜拉萨服装厂的洛桑尼玛为师,在三年苦学后学成归来。刚开始,因为父辈的原因,在拥有家族氆氇、藏式手工技艺制作的基础上,提美与丈夫二人思考着家庭作坊如何制作奔子栏藏族服装,同时也考虑将手工技艺如何传授给女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地人对当地藏族服饰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在此方面的影响下提美决定扩大生产规模。2013年,在当地政府支持领导下,提美创建了缇美藏族传统手工艺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提美——藏族服饰手工艺人

提美——藏族服饰手工艺人

提美每年都参加云南省文化博览会,在2012年、2013年,她的作品获得了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六和第七届“工美杯”铜奖,2014年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八届“工美杯”银奖,第2015年获得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九届“工美杯”金奖,今年去年没有组织进行比赛。提美同时还被中国乡土协会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被评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德钦县妇联授予“女能手”的荣誉称号。

提美正在制作服饰

提美正在制作服饰

提美表示她对服饰上很有兴趣,其一生的积蓄和心思都放在藏族服饰上。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藏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为弘扬奔子栏藏族服饰文化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合照

合照

江参——松林藏香传承人

从远古到现代,从普通人家到佛堂寺院,藏香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是藏族民间不可缺少的日用品。8月26日,由美克美家、湖南大学领衔的新通道·香格里拉项目团队走访了松林藏香的传承人江参,现场参观了传统藏香的制作工艺,感受到雪域藏香的独特魅力,并多角度探讨了传统藏香的创新与设计。
0

藏香文化

藏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被列为“藏域三宝”(藏香、藏毯、藏饰),它既是藏区传统的手工艺品,也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在《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等历代藏医药经典中,均有关于藏香的配制、原料、加工工艺及其功效的记载。其最初全部是纯天然材料,其材料配伍遵循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理论,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

藏香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有两大主要用途:一是寺庙里用于礼佛祭祀、净晦辟邪;二是作为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4

松林藏香传承人——江参

江参是松林藏香的传承人,他自幼进入松赞林寺跟随徒丹仪批上师研习佛法,并学习领会上师在藏医药学方面的造诣,为深入研究藏文化,他多次深入尼泊尔、西藏等地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并潜心研究香料配方及古法工艺。他在保持古法秘制工艺基础上,利用香格里拉特有高原植物原料,借鉴各方各派香料配方,吸收现代科学养生理论,巧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成一派,研制出了独家香格里拉特色的“迪庆藏香”。15

藏香的制作工艺

在江参老师的工作室内,摆有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寇、红景天、丁香、冰片、檀香木、沉香、甘松等几十种纯天然植物药材、香料。在制作藏香前,江参老师首先点燃一柱香,伴随着香气的升起,他现场向我们演示了藏香的制作过程。

江参老师介绍,一般藏香的制作,从配料、打磨、晾干再到最后成品的制作需要19天的时间。从山上采回来的藏药,手工用石头将其研磨七天七夜,并滴入一滴青稞酒,研磨的过程中心中要默念佛法,江参老师解释这是制作藏香工序最复杂的步骤,他通过闻气味和品尝味道来判断研磨的程度。2

1

然后将各种天然藏药材和天然香料碾碎,制成粉末状。9

8

将所有制作成粉末状的原材料调和成糊状,并放置发酵(天热时3-4天)。5

以手工在专用的制香器具上将糊状备料制作成特定的形状,将制作好的藏香在室内阴干,即为成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江参老师一丝不苟,在他看来藏香是圣洁之物,要用一颗虔诚严谨之心来加工。12

WechatIMG8841503771759_.pic_hd

6

7

藏香的创新思考

藏香这一传统手艺怎么进行创新设计呢?在江参老师看来,他主要是从藏香的造型、包装、功效等方面来创新,不同功效藏香包装的造型、色彩不一样,同一功效的藏香,也有末香、线香、塔香、辦香、盘香等不同的形状。同时江参老师强调,藏香古法中记载的材料配比,以及制作手工石磨藏药时的诵经加持是不容改变的。

如今“香道”文化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纯天然、无污染、古法秘制的藏香,兼具医疗与养生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极高。对藏香的创新与设计,既是对传统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也具有广泛的市场、社会价值。

郭军华——汤堆村第七代陶艺传人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尼西黑陶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对藏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憨厚与淳朴也在尼西人民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

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

汤堆村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郭军华(藏语名:当珍批初)正是尼西黑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四十年前,年仅7岁的郭军华便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上山背土、筛土、和泥、做胚、烧陶,学习制陶技艺。从学会到精练,再从充分继承家传制陶技艺到发展创新,他坚持了大半辈子,并且硕果累累。2008年,他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去年,他的儿子郭文亮(藏语名:拉茸肖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开拓属于自己的黑陶事业,成为了郭家第八代陶艺传人。郭文亮对于黑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曾在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表示“黑陶制品的创新发展一定不能忘根”!35 36 37

在藏族传说中,有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叫“鲨鱼窝”,它见到什么动物都会吃,后来,有一活佛时刻教育它,使它改邪归正。因此,藏民把“鲨鱼窝”雕刻在自家经堂的第一排横柱上。1977年开始,一些陕西、山东人民来到了汤堆村,他们对这种雕刻喜爱不已。应顾客的要求,郭军华把“鲨鱼窝”刻在了土锅的盖上、锅身上、茶壶上,这些作品深受藏民欢迎,也成为了郭军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后来,郭军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黑陶制品公司,致力于挖掘抢救和保护尼西黑陶传统工艺,他也集结了数位资深陶艺师对汤堆黑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新产品的开发进行探索并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使得黑陶制品发展到3大类190余种,其黑陶制品做工精细,外观古朴厚重、粗犷大气、特色浓郁,有“现代古董”之称,备受国内外顾客的喜欢。最近,他正与儿子合作研发以藏八宝为元素的装饰摆件系列产品。

郭军华和郭文亮父子

郭军华和郭文亮父子

除了郭军华父子之外,汤堆村仍有许多传承人正在致力于尼西黑陶的继承与发展。高级民间美术师孙诺七林的儿子格桑恩主,擅长于制作黑陶火锅的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也接受了项目团队的访问。

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

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

一直以来,尼西的黑陶匠师们都在传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开发出了很多新品种,其中孙诺七林工作室创作的藏传佛教“八宝”挂件,既保持了黑陶的民族特色,又将现代艺术观念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随着黑陶事业的希望之光日渐明朗,越来越多的尼西年轻人选择了回到家乡学习制陶,并赖以为生;汤堆村的降初西洛就是其中一员,曾放下黑陶在外开过数年翻斗车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来继续他的黑陶事业,因为这才是让他感到舒适自在快乐的事情。在众多民间美术师的共同努力下,尼西黑陶将会拥有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

工作营合照

工作营合照

探秘香格里拉印经院

在距离普达措国家公园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安静的“香格里拉第一村”霞给村。在这个只有20多户的传统藏族村落,却有一家储藏了5万多片经书刻板的印经院。

8月27日,新通道团队采访了香格里拉印经院创始家族的一员——拉茸开主,他为我们介绍了家族建成印经院的过程,以及刻板、印刷、储藏等方面的工艺,产品组还与开主讨论了基于传统藏文化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香格里拉第一村

“霞给村”,藏语中的意义是白岩石下的村庄。在印经院建成之前,霞给村里就集中了包括唐卡、土陶、酥油茶等多种藏族传统工艺,正因为这里有地地道道香格里拉的一些文化,霞给村被美誉为香格里拉第一村。

印经院外景

香格里拉印经院

拉茸开主的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爷爷是当地土司,并且家族中一代一代都有人成为松赞林寺的喇嘛。拉茸开主继承衣钵,八岁进入松赞林寺,十岁正式出家,现任松赞林寺喇嘛。

拉茸开主

拉茸开主

在九几年的时候,拉茸开主与表哥汪堆途径了四川德格印经院,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成堆整齐排列的刻板,感受到了藏文化的宏伟,觉得印经院很好地保护并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兄弟俩此行深受震撼和启发,产生了在霞给村建设印经院的想法。在其后的二十年里,两兄弟全力投入其中,建成了云南藏区独一无二的印经院——香格里拉印经院。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持续从青海热贡等地请来匠人,多时达七、八十个,少时也有二十多位。他们先花费了六、七年的时间雕刻印版,然后才开始建造建筑。至今仍有四位来自青海的传统手工艺师傅驻守在此。

来自青海海南州的兰周师傅便是其中一员。兰周的家乡延续了人人从小学习手工艺的传统,包括唐卡、刻经、造像等。精通刻经的他二十年前跟随师傅来到这里,共三次参与《大藏经》的刻制,印经院很多《大藏经》刻板以及外面的玛尼堆都是他的作品。在雕刻上,兰周师傅也有自己的独特工具——用伞的零件自制成刻刀,这把不起眼的小刀,雕刻起经文来很是精巧。当时一同来到这里的很多人都离开了,而兰周师傅依旧坚守在这里,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这份技艺传给村子里更多的人。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工作营成员向兰周师傅请教印经问题

工作营成员向兰周师傅请教印经问题

 

兰周师傅刻制的玛尼堆

兰周师傅刻制的玛尼堆

拉茸开主表示,将经文刻板刻完的整个过程,自己的压力非常大。因为经书作为文化的东西,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仔细核对校正。同时,由于本地没有用于雕刻的木板,他都是亲自徒步去小中甸的山上挑选考察并确认。

目前印经院的《大藏经》木刻板约有四万八千九百多片,还有宗喀巴大师的两部经书——《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以及一些不同佛像的画法五十多块,数量总体超过五万块。

《大藏经》刻板

《大藏经》刻板

建筑风格

印经院共有四层,是以宗教为主的建筑风格,它跟寺庙的建筑有所不同。寺庙里的窗户比较少,但是印经院的窗户很多,第一是刻板需要通风,第二是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印经书。不同于藏区普遍的木质结构房屋,印经院的墙体是石头搭建的。因为刻板在温度升高时容易蛀虫、腐烂,石头很凉,能够保持室内低温,用来做印经院的墙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窗及石墙的建筑风格

多窗及石墙的建筑风格

经书刻板

刻板刻制的工序主要如下,先把书籍印刷在样纸上,再将样纸贴在木板上,贴上后擦一道油,字体就会慢慢地在木板上全部体现出来,然后用小刻刀削、凿。板子刻完后泡在清油里,然后拿出来阴干,之后才能看、才能使用。储藏在印经院的书柜上后,这些板子每五到六年要擦油保养一次,防止变形,防蛀虫。同时印经院内还需要注意通风。

现在新、老刻版主要在木质方面有区别,以前没有好木材,现在可以选择西南桦,木质好、密度高、保存时间非常长。除此以外,刻法基本保持不变,只是现在的刻板刻得要深一些。

刻制刻板

刻制刻板

 

拉茸开主介绍新老刻版

拉茸开主介绍新老刻版

雕版印刷

印刷经书的纸,需提前一天在水中浸泡一下,这样第二天才能使用。浸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让纸张湿润,印刷时能够粘在刻板上;第二是保证能够将墨汁吸到纸的最中间去;第三是,纸张过水浸泡之后印出来的经书,喇嘛在念诵的时候,不会刺眼。

搬运刻板

搬运刻板

 

印刷经书

印刷经书

 

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社区文化

印经院建成后,周边的信徒非常喜欢,村民常来转印经院祈福。老人们说,印经院的落成给村子带来了很平安的感觉。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佛祖诞生日,圆寂日,成道日),村里都要举行隆重的 “背经”仪式,经卷也全部都是由印经院所提供。

在过去二十年,印经院对霞给村的社区关系与结构都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影响。虽然当下在人员调配方面还有些困难,但是拉茸开主说,目前也有一些想学习藏传佛教及藏文化的人。未来印经院将优先发展村内想加入印经院的,逐渐培养一批本地人才,并添补更加多样性的刻板。对于产品组设计的基于印经工艺的文创产品,拉茸开主从文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权威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印经文化的创新潜力表示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