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三江源

三江源项目

基于社区的创新设计研究:以青海为例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for innovation and design: in the case of Qinghai

基于社区的创新设计研究:以青海为例

 

在中国,大部分的水质监测项目都是以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NGOs)为主导,解决水质污染的途径——包括产品与策略通常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设计的。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理念,即以技术为中心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水资源保护活动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的行为与价值观深受文化准则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若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以及当地社区参与者在合作时参与度出现不平衡将导致设计过程中问题频出。本论文的假设在于:在设计水质监测的产品服务体系的准备中,一种更注重社区构建与当地组织且基于社区的新研究,能否作为降低知识门槛有效的途径。一支跨多学科的研究小组对该假设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小组包括设计研究者,小组与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青海省的两个村庄——杂荣与甘达停留了两周。由于中国主要河流的源头位于青海省,所以这里的水质非常重要。首先,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通过田野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由于佛教信仰,他们的社会形势与社区构建与中国主要城市完全不同,且他们目前的水资源保护活动几乎全部与宗教活动结合,因此改变设计思维模式,并在设计之前更关注对社区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接着,我们为三种主要的以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构建类型做出界定,包括以寺庙为中心的社区、家庭导向的社区以及合作导向的社区。这三者都与游牧文化与佛教信仰有着很强的联系。基于宗教社区构建,作者建立了一种产品服务体系的模型,可帮助当地社区实现水资源保护方式的转变——从对文化的依赖转向将文化与科技结合。该发现将有助于青海省的水资源系统设计,后者包括了产品原型与策略设计的输出。本文中探讨的基于文化的解决途径为利用设计实践与研究以提升社区参与度带来了一个开端。

关键词:基于社区的研究,社区参与,水质监测,产品服务体系515253545556575859

作为一个长期的创新与设计项目,我们会将我们的研究重点保持在基于社区的研究上,以帮助包括甘达与杂荣的藏族地区的发展。我们希望在本文中讨论的这些方法将激发人们对地区发展更深远的研究。

(编辑:朱碧玉)

 

在青海省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水资源保护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A Study on Culture-specific Water Protection Service and System

Design for Qinghai province

在青海省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水资源保护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本文是关于为水质监测服务开发一种新的战略性模式,并建立一个青海省的水资源保护系统。青海省是三条河流——黄河、扬子江以及湄公河的源头。该省的乡村正经历着急剧的城市化以及现代化进程。对于青海省的主要居民——藏族少数民族而言,变化带了种种社会与环境问题。因此需要环境保护策略做出相应的转变,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当地主要的游牧文化。相对于中国其他省份,这种游牧文化在这里表现得更为强烈、更具主导性。

本论文的目的是探索当地文化与水资源保护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假设为:水资源保护不仅仅与水质有关或者只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同时,它也取决于社会与文化系统。我们应当将环境政策与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发展出具有社会可持续性价值的新战略以替代。为了建立并测试这种建立于假设之上的新战略性模式,本论文的部分结果是在与当地居民研讨、采访之后得出的。为了理解水质监测,我们与一支工程师队伍合作,探访了黄河与扬子江的上游,并进行了测试。除了分析与行动研究的过程,本论文亦提取了新模型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还展示了建立战略性模型过程中的每一步。该战略性模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多学科糅合,它将科学工程技术与当地文化组合起来。同时,它是建立在社会联系与当地居民参与的基础上的,它反映了区域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该模式展现了设计思维如何通过运用社会联系与人员参与,从而将不同的两极——科学技术与文化组合起来,在水资源保护系统内部创造一个综合性机制。这将促使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环境策略与当地合作中的影响与使用重新进行评估。

 

关键词:特定文化下的环境策略,水资源保护服务与系统,当地居民参与,设计驱动下的政策创新71727374757677787979-179-279-379-479-579-679-779-879-979-91

本套服务与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影响到环境政策的制定,并提供策略,同时,通过理解文化的差异性而为边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本系统仍有进一步发展与改进的空间。目前的要务之一是教育,这对于当地居民与政策制定者双方而言都是迫切需要的。正如图9的系统图提到的那样,教育在这里不仅是环境教育,亦是文化教育。

(编辑:朱碧玉)

2015“新通道”玉树行:文创公益走上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是一条承载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也是跨越“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友好邻邦的“丝绸南路”。从2015年8月15日开始,由美克美家、湖南大学、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SGR)、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团队抵达玉树自治州,本次工作营由来自湖南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米兰理工大学等20多名师生和志愿者组成。项目组在两周的时间里以玉树甘达村及囊谦县觉拉乡杂荣村为基地,以社区研究的方法了解康巴与安多藏区的宗教与游牧文化、建筑与传统手工艺等文化资源,特别是对玉树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手工艺进行重点记录和影像创作,在此基础上针对灾后的社区结构及社会资本变化,选择文化与设计创新可以介入的社会需求,以跨学科的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手工艺传人及公益组织开展参与式联合工作营,共同探索构建可持续的文创公益与社会创新网络的方法。

       据统计,此次工作营完成项目总宣传片、手工艺、生态保护3条影片制作;采访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囊谦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及家族,非遗传承项目8项;探访了沿途的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等代表性宗教建筑,对沿线藏族民居和聚落进行研究;水生态与社区研究组采集了25个支流和源头水样,并对杂荣村和甘达村的社区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儿童美术组在甘达村党员活动室组织近20余名藏族小朋友进行美术培训,完成作品十余幅,并在当地草原举办了小型画展。人民网、新浪网、乐视网、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图片2 图片1

杂荣村:青年人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学习

       距离囊谦县六十公里位于澜沧江支流的觉拉乡杂荣村,该村人口为983人,共有67户牧民,以畜牧业为主,同时发展以青稞、油白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条件优厚。该村年轻人自发在2006年成立了环保协会,于2015年注册了囊谦县杂荣村杂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环保协会会长甘玛曾经是村小学的老师,因为一次在阿拉山的考察活动,了解到内蒙的地表水匮乏,必须深至地下60-80米出水,对于家乡的水源保护有了新一层次的思考,他决定放弃受人尊重的教师职业,投身于家乡杂荣村的环保事业中。

       杂荣村环保组织由一群18-31岁的年轻人组成,他们其中既有有着丰富经验的环保人,也有还在上学的学生,也有村中的干部,出于保护家乡环境资源的共同愿望,他们走在了一起。协会的主要保护对象分为水源、鸟类、植物和动物。现如今已经开展了许多保护活动,动员了全村的村民投入水源保护活动,积累许多结合当地的保护经验。

       社区研究小组和数字影像组对协会成员进行了调查访谈,了解到当地的社区组织以宗教为中心,除去传统的佛事活动,当地村民会定期以地域聚落的形式开展宗教、文化学习活动。以保护协会为例,定期以传承为主题,会由德高望重的中老年人带领年轻人学习当地的文化生态思想和藏传佛教。保护协会中的青年人更是利用冬季畜牧的短暂冬歇时间,自发聚集在帐篷之中,请老师集中上课,协会年轻人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习藏语,今年更是计划出版一本诗集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图片2 图片3

我的家乡有最多的环保灵感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源区的水源严重衰退,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众多湖泊湿地缩小甚至干涸,湖水内流化和盐碱化严重,进而导致了湿地大面积消失,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失去基础。江河山川水源

       2015年,美克美家“新通道·三江源”项目组从雅安到玉树,践行从生态环  境保护到文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哈希·扎西多杰,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获得者。央视对他的推荐理由是:他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当地经济双重命题的冲突中守护着三江源,让科学发展观影响着三江源地区。

       哈希·扎西多杰的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作为一个藏区的民间组织。一直致力于帮助藏族社区自主开展保护工作。他利用环境流动宣传车,2005-2006年间走遍了青海玉树和四川的牧区。在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逐步意识到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关注环境,关注自身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天然林调查,气候变化、法律援助、濒危物种保护与绿色消费、神山圣湖保护,绿色社区网络等多个项目。

       扎多向大家介绍了长江水源甘达村和澜沧江水源杂荣基地的情况。分享了从2009年开始,三江源环保协会及当地合作社在修复游牧生活形态和搭建互助生产、生活社区过程中,两个村不同的社区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目前在生态与水源保护、自我教育与对外交流、生产互助与手工艺传承等方面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扎多老师介绍基地情况

       对于他的成绩,他常常讲很多事情,其实都不是我做的,是当地人自发生长出来的。他说,“我越来越相信,我的家乡,其实有最多的环保灵感,要想环境保护,根本不需要世界漫游,到处取经,你只需要回到家乡,听听老年人在说什么,看看中年人在做什么,猜一猜年轻人在想什么,你就很快明白,你有很多事情可以马上去做,并在那学习、考试,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