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海拉尔

呼麦——赛汗塔拉的天籁之音

WechatIMG416

赛汗塔拉——美丽的草原,草原上生长的人对大地的热爱,总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穿着、舞蹈、歌唱…

 

阿达17岁学习马头琴,2007年开始学习呼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就学,后去蒙古国攻读研究生。

 

我们听到他的呼麦时,都震撼于其如乐器般的喉音。像孤岭野狼的嗥叫,又像原野公牛的低哞;像风中孩童的唿哨,又像庙宇僧人的吟唱;似草原辽阔,如瀚海深沉…多神奇!这居然是从喉咙发出的人声!可是人怎么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呢?

 WechatIMG417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hooloin choor)”,在蒙语里,“浩林”指喉咙,“潮尔”指和声。19世纪80年代以前,内蒙还没有“呼麦”这一说法,当时的人们用这个名字来形容那种“一个人发出两个声音”的歌唱手段。纯粹用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这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是独一无二的。呼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左传》所记录的“柩有声如牛”就是指的低音呼麦。古有诗人繁钦在《与魏文帝笺》中赞其为“喉啭引声,与笳同音”的歌唱艺术。

 

呼麦有6种发声方式:唇音呼麦、喉腔呼麦、胸腔呼麦、鼻腔呼麦、硬腭呼麦和舌尖呼麦。从音效上分为6类:哨音呼麦、基音呼麦、变化基音呼麦、超低音呼麦、弹击性呼麦和波浪形呼麦。歌唱题材大体有3类:歌颂美丽风光的、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形象的、赞美骏马和草原的。至今呼麦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扎根在草原,咏唱自然。

 WechatIMG418

 

听着阿达的呼麦,我感到十分安宁,驱走了内心的喧嚣,开阔了眼前的视野,这便是草原音乐的魅力所在。如若在匆匆前行的路途中感到疲惫,不妨放慢脚步;如若在寻找方向时感到迷惘,不如聆听来自塔拉的天籁,回望初心。

 

他们的歌,唱哭了羊

 

草原音乐不仅仅拥有悠扬变幻的音色,也涵括着淳朴敦厚的灵魂。

 

陶德赛汗是一名自由音乐人,之前六年在呼伦贝尔市做音乐工作室时,发觉来录制民歌的人当中,竟然没有巴尔虎人来唱自己的民歌,而巴尔虎民歌保守估计就有几百首,陶德赛汗不愿让当地特色的民歌就这样逐渐消失,于是他决定归乡研究自己民族的民歌。2015年,陶德赛汗回陈巴尔虎旗开创了自己的公司,将只有族中老人才会的,仅通过口口相传的民歌记录下来,并编辑曲谱和歌词,至今已经收藏整理了一百多首巴尔虎的民歌。

WechatIMG419

陶德赛汗在介绍民歌时,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本民族文化深入骨髓的热爱。是什么能让一个人如此执着不悔?直到他给我们演奏了一首民谣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那是一首“把羊唱哭了的民歌”:托依格。“托依格”是陈巴尔虎当地牧民为母羊所唱的歌,又叫“劝奶歌”。陶德赛汗给我们讲述了这首民歌背后的故事:以前牧民在春天接羔子的时期,雪非常大,母羊在此期间产奶稀少,遂会抛弃羊羔,不再哺育,于是牧民的老人会在母羊身旁将这首“托依格”缓缓吟唱,歌词里诉说着母羊为什么不要羊羔的伤怀。母羊听后竟然掉下了眼泪,于是又带走了自己的小羊并悉心照料。曲子哀婉而动听,如同佛教音乐一般能感化动物、人类的心灵,它倾注的质朴愿景,指引着万物向善。这首歌小段非常多,只有陈巴尔虎旗有这首歌的歌词。“托依格”饱含的是陈巴尔虎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敬,和对萨满的信仰。

 WechatIMG420

陶德赛汗告诉我们,巴尔虎也有关于骆驼、牛的歌曲,旋律和歌词不尽相同。在陈巴尔虎人心中,牛、羊、马、骆驼不仅是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他们的朋友和伴侣,他们尊敬世间万物的生命,就如同萨满所信奉的自然一般。陶德赛汗还提到,他正在申报的民歌“靴子”:歌词表达了陈巴尔虎旗已婚女性的勤劳,细心,手巧,并提及了靴子的制作工艺和方法。

 

从一首普通的民歌能追溯到历史的足迹、洞悉到民族的信仰、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正是巴尔虎民歌的价值所在。你说生活枯燥乏味?可还有什么比平凡的真挚更值得追寻……

 

音乐收场,我们带着草原传唱的余韵,继续前行。

阿尔山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连。东西长142 公里,南北长118 公里,总面积7408.7 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 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市每年10 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 月份。在长达7 个月的冰雪期内,阿尔山冰清玉洁、银装素裹,而且这里雪期长、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为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资源。

1

2

(编辑:骆园)

 

敖鲁古雅

aoluguya1

在内蒙古呼盟根河市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大兴安岭深处的满归林区,现存着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里气候十分寒冷,长期的原始封闭状态让他们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他们信奉“萨满”拜祭树神,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具。他们宁可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扛回枯死的树木作为烧柴,也从不砍伐一棵活树。“敖鲁古雅” 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乡处在寒冷的北极圈,距离我国极北端的漠河县约一百公里左右的路程,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满归林区。这里有“中国使鹿部落”之美誉,成为当今世界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研究重点。

aoluguya2

aoluguya3(编辑:骆园)

 

陈巴尔虎民族博物馆

陈巴尔虎博物馆1巴尔虎旗民族博物馆主要反映蒙古族巴尔虎部落及鄂温克族通古斯部落的历史、游牧文化、风土人情。博物馆分为六个展厅:自然厅、历史厅、民俗厅、国防教育展厅、旗情展厅、摄影展厅。馆藏文物更是数不胜数:“人面双马纹”金饰、清代银马嚼子、新石器贝壳项链、手链、鲜卑铜驼鹿、铜马、铜狮牌饰、元代铜鎏金马鞍饰件、室韦独木棺、清代四品武官服等等。更有古遗址可供参观:界壕遗址、浩特陶海古城遗址、万人坑遗址、独木棺遗址。

陈巴尔虎博物馆2

 通道成员参观博物馆1

陈巴尔虎博物馆3

通道成员参观博物馆2

陈巴尔虎博物馆4

 博物馆前雕塑

(编辑:骆园)

巴尔虎博物馆

 

巴尔虎首图新巴尔虎右旗建成全国唯一巴尔虎主题博物馆。巴尔虎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一,早在公元前3 世纪就归属史称” 丁零” 的部落联合体,千百年的历史更迭中,众多北方游牧民族从这里走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消失,唯有巴尔虎人始终辗转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已成为呼伦贝尔的主要居民,可以说巴尔虎民俗文化是呼伦贝尔蒙古族文化的浓缩。建成的新巴尔虎右旗的巴尔虎博物馆以其独特性、先进性、典雅性将成为呼伦贝尔蒙古族文化基地和自治区文化著名品牌。

巴尔虎博物馆2

巴尔虎博物馆3

巴尔虎4

 (编辑:骆园)

 

额尔古纳河

3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源出大兴安岭西侧,西流至阿该巴图山脚,折而北行始称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西的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的恩和哈达附近与流经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史称“望建河”,是通古斯语(鄂温克语)honkirnaur 的音译,意思为鄂温克江。

《金色的呼唤Ⅱ》
额尔古纳河,
远古飘来的银色哈达。
系着历史. 历史的沧桑,
系着今日辉煌。

额尔古纳河,
草原母亲河。
蕴育了民族,
蕴育了传奇,
编织了神话,
编织了希望。
额尔古纳河,
天上飘来的蓝色哈达,
连着牧人. 牧人的毡房,
连着母亲的心脏,

额尔古纳河,
草原母亲河。
哺育了草原,
哺育了牧人,
点燃了信念,
点燃了梦想。

(编辑:骆园)

陈巴尔虎旗

_DSC7190_1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早在铜石并用时代居住在贝加尔湖畔;1732 年、1734 年到呼伦贝尔戍牧屯边,是呼伦贝尔原住民之一。目前,主要集居在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左右两个旗。鄂温克族通古斯部落是从“十月革命”前后从额尔古纳北岸迁入陈巴尔虎旗境内定居,成立了鄂温克民族苏木。主要景区有巴尔虎蒙古部落民俗旅游度假景区、额尔古纳河、金帐汗蒙古部落。

(编辑:骆园)

鄂温克博物馆

 鄂温克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中央路北段,为中国第一个专门介绍和展现鄂温克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历史的博物馆,面积4600 平方米。鄂温克博物馆正门前身着盔甲、手持武器骑在骏马上的鄂温克民族英雄海兰察的铜像。扬蹄的骏马、坚毅的表情显示出了海兰察将军安内如鹰、攘外似虎的赤胆忠心和高超的武艺及鄂温克人的骁勇善战,保家爱国的精神。

_DSC0847  鄂温克博物馆3417392633404514638

新通道成员参观鄂温克博物馆

(编辑:骆园)

室韦

_DSC0291

_DSC0305

室韦,地处内蒙古最北,中俄边陲的小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她的名气,不仅在于她隔江与俄罗斯相望,更重要地是在于她是蒙古族的族源之地,现保存有大小城遗址 10 余座,有较深的含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传说成吉思汗就在这里生活过,并在这里牧过马、操练过军队。如今这里不仅是一个闻名的观光小镇,更重要地是这里修建了蒙古族源博物馆和室韦部落纪念馆,此外,在三公里开外的博格达山上,还有一座视为神圣之地的博格达敖包。

_DSC0302

编辑:王诏

根河湿地

_DSC8888timg-16根河湿地是呼伦贝尔市乃至全国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物种最为丰富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根河之水在繁茂灌丛和杨柳浓荫中左旋右转,隐蔽流淌,以其九曲十八湾的优美运行折线,将巨大的河谷描绘成如诗如歌的绿色画廊。

_DSC8877_DSC8893

 

(编辑: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