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侗文化长廊——坪坦

DPP_0068a

百里侗文化长廊

“百里侗文化长廊”,起始于双江镇寨上村,中心地带在黄土、坪坦、陇城3个乡,沿线风光迤逦,民俗风情浓郁。它荟萃了马田鼓楼、芋头侗寨古建筑群、坪坦风雨桥等3处全国文保单位,横岭鼓楼、阳烂鼓楼2处省级文保单位。此外,沿线村寨中的侗族芦笙音乐,侗锦织造技艺,侗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里融汇了侗族文化的精粹,既是一带秀美迷人的山水画廊,又是一幅隽永斑斓的风情长卷,是了解侗文化的最好窗口。

120

坪坦乡是纯侗族聚居乡镇,这里历史文化悠久,至今尚保存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芦笙)”和湖南省文化厅命名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也是通道县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百里侗文化长廊”的腹心地带。

(一)坪坦乡是侗族建筑艺术博物馆。
全乡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南侗民族的古建筑物和建筑风格。这里有众多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的福桥(风雨桥)、寨门、鼓楼,其建筑技艺精湛,建筑风格独特,令建筑和文物专家惊叹。目前有已回龙桥、普济桥、文星桥、永定桥、永福桥、回福桥6座福桥(风雨桥)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横岭鼓楼、阳烂鼓楼2座鼓楼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座福桥、24座鼓楼、7座戏台、9座寨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众多未列入保护的古石板驿道、古井、古庙和特色鲜明的1000多座吊脚楼等。较有特色的侗寨建筑群有横岭侗寨、平日侗寨、坪坦侗寨、阳烂侗寨、高团侗寨、高步侗寨等。

(二)坪坦乡是原生态侗族文化的殿堂。
全乡侗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原生态文化体系保存较为完整。从总体上来看,有歌舞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体育文化等。
在歌舞文化上,有侗族芦笙艺术表演、侗戏表演、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双歌、哆耶舞、侗笛等,其中侗族芦笙艺术、侗戏、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已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服饰文化上,有侗布生产、侗锦制作、侗族银饰加工等技艺,服饰按用途分为盛装、劳动装、生活装、出客装、儿童装、表演装等,并且十分注重颜色和装饰物件的搭配,特色非常明显。

在习俗文化上,有祭萨文化、为耶文化、补拉文化、节庆文化、婚丧喜庆文化等。“萨”在侗语里是“祖母”的意思,“萨神”是侗族人民共同信仰和敬奉的,每逢重大节日或是村里举办重要活动,村民们都要到萨岁坛(供奉“萨神”的地方)前开展祭祀活动,而且祭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耶”在侗语里是“去做客”的意思,是侗族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的重要形式,常以某项或多项文化活动为载体互相到对方村寨走访交流。“补拉”在侗语里是“直系房族成员”的意思,侗族的“补拉”之间有着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根基,体现了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敬互助的传统美德,并通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达到促进内部成员之间及与其他“补拉”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目的。坪坦的节日非常之多,除了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春社节、三月三、四月八、尝新节、吃香节、吃冬节等,其中以尝新节和吃冬节最为隆重热闹。同时,坪坦乡在婚丧喜庆文化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在饮食文化上,侗族有“侗不离酸”的习惯,日常的饮食大多以腌制的酸菜为主,腌鱼、腌肉 更是侗族人民招待贵客的主要食物。打油茶也是饮食习惯之一,每天早起出门做事之前先要吃一碗油茶,贵客进门之后也要先捧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同时,村民们有着共同接待宾客的习惯,每逢村里来了贵客,大家都会把自家最好的饭菜集中到鼓楼等公共场所,以“摆长桌”(合拢宴)的形式进行招待,席间会有敬酒令和敬酒歌,让宾客不醉不归。
在体育文化上,有竞技体育、表演体育、娱乐体育。竞技体育有侗拳、抢花炮、抽陀螺、打木球、荡秋千、踩高脚、赛押加、摔跤、哆毽等。表演体育有牛打架、舞龙、舞狮子、舞春牛、赛芦笙等。娱乐体育有斗牛、斗羊、斗鸡、斗蟋蟀、打水仗、扭扁担、顶杠、抢鱼塘等,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IMG_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