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村落景观设计

1.设计背景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南部,处湘、黔、桂三省六县交界之地,通道全县总人口22.5万人,其中侗族人口占到78.4%,境内自然环境极为秀美,民族文化保存完好,被誉为“侗族文化圣地”,是充分展示民族之魅力、文化之灿烂、社会之和谐的福地。虽然通道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4%,年产商品材17万立方米,但经济形式单一,至今仍然是全国贫困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71元。如何在保持当地居民和谐生活形态的前提下,通过设计使得这些地区凭借文化优势和资源特点获得发展机遇,是其主要目标。

DSC_0240_1

2.当地状况
根据活动前期的计划与安排,本次景观设计活动主要集中在横岭、高团、高步三个村落里;横岭村的鼓楼、戏楼、小学等公建集中在地势较高的沿河一岸,分布错落有致,组合穿插分明合理。建筑周围青杉环绕,在楼里近观流水远眺对岸景色,视线通透体感舒适,原生态的景观气质婉约而含蓄、灵动而俊美(图1、图2)。

01图片1

图1 横岭村原貌一

P53

图2 横岭村原貌二

高团村的民居建筑临河亲近,尺度宜人。与其说是村寨依河而建,不如说是河水避过的葱翠的痕迹而轻巧的与村寨人文融合在了一起。河流经寨淌石,拂阶过桥,好不亲切(图3、图4)。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图3 高团村原貌一

04图片4

图4 高团村原貌二

高步村的水岸线延绵距离比较长,建筑与植被相互间隔的分布在沿岸。近处是板石短桥,远处是碧水青山。河岸和桥下卵石遍布,流水忽宽忽窄,变化莫测(图5、图6)。

P54

图 5 高团村原貌三

06图6

图 6 高步村原貌

在三个村寨的实地调研考察后,我们发现了以下的现状问题:
1)妇女洗衣洗菜方式颇为难受,没有任何供人蹲坐的板凳或者石阶,水位低浅的工作台面让她们水洗时只能弯腰勾背进行,非常难受,久而久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孩童在水中游玩的趣味不高,可玩的方式也不多(如图7),水域周边没有任何可供孩童游玩的设施,孩子们只能在河水中纯粹的游水,单调的河滩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来水边玩水嬉戏。河滩边也无任何可晾挂衣服的构件,孩子们只能把衣服放在岸边不干净的石头或者挂在树枝上;
3)村寨边的自然河滩由于常年无人清理,杂草丛生,使用不便,急需清理;
4)可直接抵达河对岸的汀步等景观设施缺乏,自然风光之下缺少匠心独具的小设计。

3.概念的筑造
在此之前,我们对侗族的了解只停留在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鼓楼和风雨桥这种建筑形式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层面上。在村寨里与村民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亲历了侗族人民在非侗文化带来的现代化和极度贫穷落后的共生状态,我们才开始真正了解这个项目的本质。
实践初期,我们在三个村的同一任务是对河边的杂物清理及汀步的设置。利用挖掘机对河道适当挖深,去除河滩边的杂草和生活垃圾,在易生杂草的位置搭建亲水木板(图8)。考虑在汀步的形式中注入供妇女蹲坐的功能,我们选用了大小各异的矩形石块,设置的石块或凸出水面或浸入水里,在低水位时原来沉在水里露出水面,村民便可坐在较高的石块上用水(图 9)。在统一对环境的适当的整理后,我们便开始“回应”各个村的特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图7 小孩单调的水中玩乐

07图7

图8 亲水木板

08图8

图9 蹲坐汀步

3.1“惬意”的织网
横岭村的河滩景观非常怡人,不远处的风雨桥、背后的鼓楼和对面漫漫延伸的农田使得这片水域特别纯净。我们考虑可在水边做个亲水的观景小品,给村民和游人提供一个惬意的观景场所的同时还能点缀古朴的侗乡自然风貌。
我们设想在岸边选择一片有树荫的平坦区域,11根杉木高低错落的立在那里,高度从2.1米-1.5米不等(图10)。以其中相邻三根杉木为一组,在围合的三角形区域内编织绳网,并且让每组网都处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不同平面的网与网之间造成的空隙也用织网来填补。绳网蜿蜒至河面,固定在错落有致的杉木上。孩童有了可以在绳网上来回攀爬至水里的乐趣,成人则可以在编网上肆意的蜷缩和伸展,抑或是细细地沉思这条清澈而古老的小溪。

09图9

图10 错落的木柱

我们在场地上确定了木桩的位置后,便和侗民交流如何编织绳网(图11)。在编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编织的形式一定要是他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让他们自行摸索合适的样式,在编绳的行为中意识到适合我们用途的方式。这样,侗族传统的编织方法得以应用到设计感的作品当中。

3.2“消失”的平台
在高团村,我们的设计源于村民的需要。通过走访,村民总抱怨站在村口等车又累又晒而且还没有休息的场所,很不方便。对此,我们发现村民活动的水域与村公路毗邻,只是两者高差较大,现有的水泥陡坡作为入村的过渡,方便村民出入村寨。我们设想,依托这个高差,设计一个构筑物,而它的形式从道路一边看是消失的,形体成为使用者生活行为所需的载体。

012图12

图12 树与柱的呼应

011图11

图14 支撑构架的搭建

为此,我们的整个设计围绕两棵生长在斜坡上的树展开,让树的自然形态浅浅的“拥抱”住,消失在这自然之中。我们构思了上下两层不规则形态的平台,它依据地势而起,起结构支撑的倾斜支柱以看似随意的方式穿插在两个平面之中,与两棵倾斜的树干形态相呼应(图12)。繁茂的枝叶将平台轻轻的围合,形成了半通透的开放空间。设想平台上下两层间距约为2.2米,上层平面将与村公路相接,作为临时候车的流动区域,面积为9平米左右;而下层平面由则将从入村水泥坡道进入,此区域为乘风纳凉的村民而设计,面积在10平米左右。
施工阶段,我们与木工师傅讨论的关键点落在如何以最少的立柱来稳定的支撑住整个载人平台的重量。木工师傅始终认为竖直的立柱最为稳当,但是我们坚持希望采用倾斜的木柱。在经过我们的受力计算与木工师傅的经验分析下,最后采用了七根柱子来承受平台,其中有四个竖直的起主承重作用(图14)。在村民在两个空间的行为引导,我们也做了一些细节来促成。在上层的候车平台,我们做了一些供人蹲坐的小木桩,村民在树荫下等车聊天;而下层除了木桩还设置了吊床方便休息,村民可以俯瞰悠悠的坪坦河,远观苍老的风雨桥和绿油油的麦田。此外,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用麻绳捆在支柱端,围绕成一圈护栏保护警示村民。

L1020988

图13 工匠参与设计

3.3“跳动”的浮木
高步村的生活水域建筑布局很有特色,河流的两岸一边“封”而另一边“透”。在坪坦河的一岸,侗族民居建筑沿岸而建,便于村民随时进入水域洗衣洗菜;在另一岸,则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平静而舒缓;从纵轴的秩序上来看,正是民居——河流——农田,对应着休息——停留——劳作。对于生活秩序有些严谨的村民,我们设想在这个“静”到“动”处在过渡阶段的河流中,植入一些的趣味元素,使之成为河流乐章中的活跃音符。
我们想让儿童成为河流里趣味的主角,激发他们活跃的嬉耍行为。因此,需要营造一个适于孩童玩耍的区域,必须把儿童玩水区域跟居民洗衣洗菜区域清晰的分隔开来。对此,利用挖掘机将目标水域近岸两边挖深,把挖出来的鹅卵石以较为自然的形态往河中间堆垒,形成的石滩自然而然的划分出了两个不同的用水片区。再用汀步连接两岸与中间的石滩,人们不但可以直接上石滩漫步,而且汀步也增加了村民使用河滩的水岸线长度。在儿童的玩水区域,挖深部分的岸边搭了一个3.5m×1.8m木制的跳水平台(图14),以最为原始的形式给儿童提供玩耍的方式。我们还设计了两个可以承载多个小朋友的六边形漂浮木装置(图15),起漂浮作用的三个箱型木盒子均匀的链接在中空的六边形周围,用固定在岸边的尼龙绳将其拴住,保证它在我们设想的范围内浮动。

013图13

图14 跳水平台

014图14

图15 漂浮木制作

4.总结
在这三个村做的景观家居设计,这其中的很多做法包括结构形式都是工匠与村民的智慧,所有的一切并不完全由设计决定的,而是让设计与拥有侗族传统技艺的工匠师傅的经验相融合,从而引导全建造过程的修改与变更,这样更为传统也为当地居民所接受。 网的编织在经过我们与村民多次尝试之后,总结了一个快速且又扎实的传统编织方式(图16);候车平台的结构也是在与师傅多次交流之后,确定了最少用柱的搭建形式(图17);漂浮六边形造型也吸取了师傅的意见,能更加巩固整体构建的链接(图18、19)。

_MG_8575

图16 “惬意”的织网

017图17

图17 “跳动”的浮木

P55

图18 “消失”的平台一

高团改造后 (3)

图19 “消失”的平台二

我们寻求一种偶然性,我们寻求模糊设计,我们寻求随机的自发建造方式,我们寻求些许没有设计的介入与干涉之下的传统的构筑生长方式。设计师如何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设计思想与社会文化语境中寻求适合自我生存与理性发展,并体现出对生活的回应,创造出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和时代特色的设计,也许是这次设计实践引发我们思索的问题。
注:2011年7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美克美家合作,举办了“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组织了包括工业设计、建筑、景观、规划、环保、信息、影像艺术等不同专业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共50人分两批进驻通道县坪坦乡,在其中的横岭、高团和高步三个村寨进行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实地设计的夏令营,围绕当地村民的生活与发展需要提供设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