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戏

酉阳阳戏基本特点

乌江流域的阳戏根据是否戴面具的标准分为面具阳戏和开脸阳戏。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做法事,外坛主要是唱戏。

酉阳阳戏仍保留着面具阳戏的古朴特征,主要特色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酉阳阳戏又叫“跳戏”,它没有明显的内坛外坛之分,由坛祭仪式和跳正戏两大部分组成。坛班所跳之戏,其内容都是阳间之事,阳戏班也不走丧家做阴斋道场。

关于阳戏

酉阳阳戏戏剧特征

酉阳阳戏历经多年发展,在历代艺人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在戏剧意识、角色类型、表演程序、表演用具、剧本内涵等方面形成突出的戏剧特征。

(一)戏剧意识鲜明

酉阳阳戏具有鲜明的戏剧意识,表演阳戏就是以戏酬神。酉阳阳戏表演之前要写请神宣疏,向神灵说明表演原由及邀请神灵和历朝祖师临坛就座和驱邪扶正,酉阳阳戏班子及主家均把搬演阳戏作为酬神手段,明确表达了以戏还愿的意识。但酉阳阳戏“关爷镇殿”仪式“芝麻杆上未结果,黄豆林内未开花。未结果来未开花,大家玩耍上戏台”的唱词明显淡化了邀请神灵的庄严,公开向观众传递了借酬神之际演戏娱人之意。

(二)角色类型丰富明确

重庆酉阳阳戏的角色类型齐全,主要包括为生、旦、净、丑四类。酉阳阳戏的生角别以红生、老生、小生、巾生、穷生、武生、武小生,旦角分以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青衣、刀马旦,净角异在正净、武净、毛净,丑角含文丑和武丑。重庆酉阳阳戏的角色分工细密,足以显示其深广的艺术内涵、强大的表现能力与成熟的艺术技巧。

 

(三)表演过程庄谐兼备

酉阳阳戏表演庄重而严肃。一是非请不演。酉阳阳戏的表演有明确的目的。在主家首先虔诚邀约艺人表演阳戏后,阳戏班子要做好表演准备,主家则要备办诸如案头肉、豆腐、白酒、糍粑、鸡蛋、公鸡、猪肉、酒菜、稻谷或玉米、土碗、红布、桌凳、竹子、柏香树枝、草纸、香、红白纸、120支红烛以及酬金等物。到约定期限时,在主家男丁的迎请下,阳戏班子方由掌坛师带领向中堂神灵焚香请示后集体前往。因阳戏表演具有还愿跳神的属性,故没有主人家的邀约不能轻易演出。即使受邀演出,愿主与阳戏班子都必须认真准备。

二是程序庄重。酉阳阳戏表演程序主要有请神、关爷镇殿、庞氏夫人镇台、正戏、送神、关爷扫殿、投蛋和悔愿等,过程完整而严肃,庄重而神圣。请神即由掌坛老师请关圣帝君和诸众陪神以及戏坛宗师临坛受祭,并代主人家向神灵表明信人愿情,说明酬神内容,请神接纳一堂恩礼,祈神赐福信人,扶持弟子,事通法灵,圆满成功。关爷镇殿即借关爷神威以震慑邪魔,帮助信士避祸除灾,了却良愿。庞氏夫人镇台即搬演神灵戚氏夫人了愿劝孝,教化民众。正戏即根据愿主跳戏原由和观众、愿主和戏班的需要和实际进行完整剧目表演,是阳戏班子戏剧水平的标志。送神是在感谢神灵及师祖接受坛班祭祀献纳,祈求保佑弟子来年千请万灵等等。关爷扫殿是演绎关圣帝君在离去前替主家祛除不祥、迎福纳吉,辞别众神和观戏民众等。投蛋即是由掌坛师与阳戏班子检查还愿成败的表演,标志本次祈神跳戏正式结束。悔愿即是法事成功后,愿主派人到掌坛师家中酬谢神灵和阳戏班子,俗称“还愿心”。酉阳阳戏的子孙戏还要表演《玉皇大帝坐殿》,即掌坛师与阳戏班子用柏香树泡水洗浴后,分别扮演玉皇大帝、掌簿判官、太白星君、金童、玉女、千里眼、顺风耳等,然后进行赞烛、查情、改判、烧符等表演。最后在“朝事已毕,无事各退云宫”声中,众人退出堂屋,焚烧法事所用香、纸、竹等物。酉阳阳戏表演程序固定而连贯,表演内容丰富而肃穆,显示了祭神还愿的严肃性。

酉阳阳戏具有突出的娱乐性。一是戏剧表演的灵活性。酉阳阳戏表演固然有祭神还愿的庄严性,但表演活动则灵活安排。正戏表演是酉阳阳戏的重心,它是面具阳戏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最能吸引一般观众的部分。酉阳阳戏正戏表演的剧目设置具有突出的开放性,或依据愿主请班“跳戏”的时间长短,或根据愿主的跳戏原由和观众的观赏意愿,或出于戏班的剧目建设。如果为了庆贺寿诞、娶媳、升官、病愈等跳戏,就唱《大孝记》等;如果为了求雨跳戏,就唱《鹦哥记》等;如果为了庆贺得子跳戏,就唱《杜老送子》等;如果为了庆贺出征胜利跳戏,或者主家是武将兵勇,则唱《征东》《征西》等;如果跳戏主家有后娘不贤,可唱《蟒蛇记》等。

二是表演环节的观赏性。阳戏表演迎合愿主祈神还愿的需要,通过展演神异刺激的巫术而增加阳戏的观赏性,吸引更多的观众,起到自神其教和增强视觉效应的作用。

关于阳戏2

(四)表演用具复杂多样

酉阳阳戏作为原生态的戏剧形式,包含基本的戏剧元素,阳戏表演所用之物极其复杂。

1.服装:现在阳戏角色的服装有长袍、裙子、上衣等,都是近年用新式唐装布料做成,但所绣的花纹略显粗糙。以前戏班做工精细的服装因在文革时遭破坏,现在再难看到了。

2.法器:阳戏表演过程中,掌坛师或班子成员都会使用到大量的法器,如卦、旗、刀、枪、斧等。卦是竹头所做,供占卜凶吉所用;旗是表演打斗时用,阳戏班子的大旗表示关云长当帅及将即将出征,而小旗是供大王、皇生、元帅出场时所需;刀、枪、棍、斧则为剧中的将帅兵卒及三军、牛傩所用,一般执器于手或配于腰间。

3.乐器:阳戏表演经常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大钹、马锣、二胡等,既可由专门的乐器演奏者表演,也可由阳戏表演角色兼任。

4.面具:面具在阳戏表演中是神灵的凭依,是神祇的具象化。小岗阳戏班子还保存有关圣帝、皇生、大小生、二小生、老生、老丞相、元帅、老臣、府官、三军、先锋、先行官、火王、二大王、包丞相、道人、牛傩、家院、员外、悟空以及老郎太子共22面面具。旦角没有面具,他们身穿旦角服装进行表演,老郎太子也可作为道具使用,出演戏剧中的小孩。

(五)剧本内涵丰富深刻

酉阳阳戏的剧本丰富,内涵深刻,具有鲜明的教化价值。

酉阳阳戏剧本来源有三,或源于阳戏艺人世代相传,或吸收其他剧种剧目而成,或根据民间和生活故事创编,显示出鲜明的开放性。因此,酉阳阳戏剧本多为人物传记、历史战事传说、民间传说等三大类。

剧本现存篇目有《蓝继子》《杜老送子》《解带封官》《大孝记》《蟒蛇记》《恩哥记》《硃砂记》《薛丁山征东》《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瓦岗立地》《二反长沙》《唐王落难》《秦琼反山东》《五虎平南》《穆桂英》《八仙庆寿》《秦叔宝祝寿》《程咬金祝寿》《反女娲记》《芦花拾扇》《替母还愿》《打枪救主》《火龙传》《中唐传元龙太子》《聂洪武投军》《双槐树》《巧姻缘》《仙女配夫》《李子英求名》《五台搬兵》《四郎探母》《陈光蕊赴任》《冬梅花》《宝扇记》《珍珠记》《宝化记》《线化记》《宝珠记》《吃茶配夫》《三孝记》《大龙记》《兰园采桑树》《官捷试妻》《槐荫配合》等。纵观酉阳阳戏现存剧本,除了搬演人们熟知的诸如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外,还可以发现其中浓重的善恶忠孝观念,具有较强的教化作用。

 _MG_0264 _MG_0260

(六)阳戏表演的音乐

阳戏唱腔粗犷豪放,唱词通俗易懂,与百姓产生共鸣。阳戏曲牌分为“皇生腔”、“丞相腔”、“小旦腔”、“老妈妈腔”、“武生腔”、“书童腔”、“大王腔”、“元帅腔”等八种。阳戏唱腔分为一字和二流,一字唱腔不受节拍限制,在不离曲牌风格的前提下演员可以耍腔,自由发挥,二流则有板有眼。一字和二流曲牌的结构都以上下句为主体,无固定字句形式,另有乐器打奏。表演过程中,如果某成员忘记唱词,其他成员可以帮腔,此时演唱的就是二流曲牌;而在调侃、娱人的段子里可以看到角色即兴的发挥,精彩绝伦。

(七)阳戏表演的动作

阳戏生、旦、净、丑四类角色,根据阳戏情节不同配合音乐表现角色特定动作。小生上场往返走三角;旦角则往返走八字步;皇生走八字步,不过所走角度比旦角所走的角度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