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新通道

坪坦

普濟橋

P118068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25日
公布湖南省人民政府立

普济桥始建于清乾隆25年(1761年)现存桥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复建,民国七年维修。

普济桥在众多的福桥中最负盛名,曾被桥梁建筑专家誉为桥梁建筑的“活化石”,可与赵州桥相媲美位于坪坦乡坪坦村,为单孔伸臂梁式廊桥,全长31.4米,桥面宽3.8米。该桥由11廊间连接成一体,木质四柱三间排列架结构。桥的两岸各一个半空心石墩,伸臂梁插在石墩内,以大卵石弹压,然而叠梁再压卵石,直至两岸伸臂合拢。用这种工艺修建木桥极为罕见,被桥梁专家誉为“桥梁化石”。当地老人告诉我们:当年坪坦古寨是湘桂边界古商道上物资集散码头,山外的“洋货”经船过洞庭、入沅水运到这里以后,只能改为力夫肩挑运往桂北。水运繁忙,侗族工匠选择这种设计修桥,为的是不影响船只通航。

摘自:中共通道侗族自制县委
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 《通道县情简明读本》P32

IMG_1885-

 

198

寨门

_MG_5202

寨门是侗族村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侗乡山寨逢寨必有门。侗族村寨大多由一个或几个姓氏聚族而居,寨子的前沿或背后,依照自然环境设篱笆、栏栅、石墙,进寨的主要道路都设有寨门。古时寨门平常是主人.客人进寨的必经之道;特殊情况下,也是阻止外敌入侵的关卡,如今的寨门进出自然,如逢节日庆典,寨门便是迎宾送客的场所。寨门建设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是门的朝向,取纳福纳财、挡灾和福财不外流之意,同侗族的“福”文化密切相关;其次是其建筑格式,因地势不同而不同,有八字扇形式、厢式门楼式、明山暗式、干栏式、门厥式等,门楼屋顶有宝塔式、斜山式、悬山式、庑殿式等。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侗族建筑的瑰宝。

_MG_5104

风雨桥

_MG_3803

风雨桥又称福桥、花桥,是一种集桥、亭、廊、塔四者为一体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侗族人民心中,福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护佑村寨的屏障。在民间传说里,它是龙的化身,吉祥的象征。

P1180616

坪坦河从源头至汇入渠江全长约30公里,流经23个侗寨,河上横卧着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福桥17座。文物专家慧眼识珠,将其中始建于清代的最具代表性的9座桥打包申报“国宝”,其中坪坦侗族风情旅游区境内就有迴龙桥、普济桥、回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永福桥6座,每座桥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fj006_MG_3990

副省长一行到“新通道”基地调研

12月12日下午,适逢“纪念通道转兵80周年暨2014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大型主题活动”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举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办常务副主任罗迪辉一行在活动期间走访了坪坦侗寨,实地调研了位于坪坦乡横岭村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研究基地。

11-970x646

目前,“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基地专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的创新设计和产业化,培养侗锦设计制作人才,面向全球传播和推广侗锦新品牌「梭说」。

21-970x646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详细了解了基地的建设情况,观看了项目的影像纪录片。在体验了侗锦的制作工艺、试戴了「梭说」围巾后,何报翔夸奖“围巾很时尚,也很舒适”。同时,他对侗锦的产业发展和如何更好的融入市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我国的纺织品,无论是传统手工织锦还是工业化产品,无论是皮革还是丝绸,产品的后整理技术都与意大利有着很大的差距。基地拥有意大利的设计师等良好的国际设计资源,如果能够把传统侗锦和意大利的后整理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产品将不是现在的市场价格。何报翔还表示,期待在网上购买到「梭说」系列产品。   32-970x646 

同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基地的技术专家粟田梅针对「梭说」品牌织造技艺为织娘们进行了培训。

N9A1028-970x646

乡村社区研究 Design for thinking

乡村社区研究小组在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探索乡村的文化资本与手工记忆的价值。系统的比较中国“乡建运动”的发展、亚洲“社区营造”与欧美“社会创新”的经验,针对目前的一些“乡村实践”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构建在新的经济体系下、城乡互动的过程中,以文化创新和设计参与为导向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

社区研究组对横岭及隆回等地进行了半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入当地用户访谈和走访观察,绘制了自然人文资源地图,并以虚构的一个家庭的故事,串联起当地居民的生存形态和生活点滴,将原本纷繁复杂的研究数据以趣味横生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其他组别产业研究与产品设计的基础。

地图6(已嵌入图片)eunji_data analysis_1_intervieweeeunji_data2_age_job_placeCONCLUSION

商业模式设计 Design for business

安晟喜博士与香港理工的一批具备商业管理背景的同学,以儿童的视角设计参与交互式地图,纵向贯通侗族建筑、音乐等地域元素。以当地儿童之手画出侗寨的美丽风光。

商业模式研究是此次工作营最具特色的部分。该小组致力于总结整个侗寨地区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从商业管理的角度为基于本地的侗锦、家居与旅游等行业提出不同的、可行的与长远的商业模式与品牌定位,为之前组别的研究设计真正的产业转化提供最有利的商业技术支持。

商业模式研究是此次工作营最具特色的部分。该小组致力于总结整个侗寨地区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从商业管理的角度为基于本地的侗锦、家居与旅游等行业提出不同的、可行的与长远的商业模式与品牌定位,为之前组别的研究设计真正的产业转化提供最有利的商业技术支持。

Final Presentation._business_v2

商业模式小组进过调研走访分别从幸福感、参与度、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方面分析了社会创新对知识、社区满足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新型组织(工作)及社会网络媒体的需求度,最终将这些繁杂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商业模式小组进过调研走访分别从幸福感、参与度、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方面分析了社会创新对知识、社区满足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新型组织(工作)及社会网络媒体的需求度,最终将这些繁杂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Final Presentation._business_v2 Final Presentation._business_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