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坡戏班班主访谈记录

采访对象:冉启尧 陈德禄
地点:酉阳县铜鼓乡桃坡村9组
时间:2013.8.8

桃坡的阳戏在当地更有知名度,尤其是新闻上的报道多是有关桃坡的,甚至有新闻说桃坡因为阳戏要发展旅游,政府投入达三千万,每年有一万多人去旅游。让我们更加相信文化一旦遇到机遇,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冉启尧2

冉启尧

当我们一行5人到达冉启尧家中时, 今年58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作为酉阳县阳戏传承人的代表,老先生从事阳戏表演事业已近30年,说话和举止都透露出温和绵软以及文化人特有的气质。
围绕着阳戏的起源和现状这两大问题,他侃侃而谈。根据他的描述,酉阳地区阳戏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唐朝,在李世民倡导下由陈法林所创立的(具体的发展情况参见“白马堂”图);也有说法是由从河南逃荒至酉阳一个唱戏的女人传过来的,先是自己唱、教,年老后还派人回河南学戏,回来再唱给她听,后来形成了阳戏,当然这些说法无从考证。
阳戏最初的表演目的是为了纪念武圣关羽,以借此来弘扬忠义孝悌的传统思想。以冉启尧的说法,阳戏的创始人笃信关羽是受玉皇大帝指令而下凡间拯救天下苍生的星宿神仙。每逢有红白喜事时,每家每户都会邀请戏班跳场阳戏祈愿。
谈到当前阳戏的状况时,老先生却忧心忡忡。他说在解放以前的酉阳地区有阳戏班子(白马堂)48个,盛极一时。但在解放后由于各项政治运动的冲击,阳戏几乎绝迹。好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和老师傅的努力下,阳戏渐渐复苏。但因为如今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以及出于经济原因,尽管国家大力提倡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酉阳地区只有6、7个戏班子还在苦苦挣扎,有时候需要的话,戏班子之间会互相合作。他们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演员的青黄不接,之前的老师傅相继离世,而掌握部分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大多外出务工(他自己的儿子就什么都会唱,但是现在福建打工,很少回来),戏班往往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凑齐一出戏的全部演员完整地上演上一出戏。前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投入开发桃坡村的旅游业,在每年秋收节气过后就会有大量游客来到清寂的村子游玩,带来一丝的生气。老师傅们往往趁着旅游旺季进行表演来维持戏班的日常运转。但今年桃坡村的戏班连一场戏都没演过。
班主应我们的要求展示戏班的各种道具,按理说铜鼓地区各个村落的戏剧内容基本一致,道具也该相差不大。但我们明显感觉到当地戏班的面具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来说做工更为考究精细,戏服也更为华美靓丽(后来问清楚是县文化部门给的)。阳戏最初的表演目的是为了纪念武圣关羽,以借此来弘扬忠义孝悌的传统思想。以冉启尧的说法,阳戏的创始人笃信关羽是受玉皇大帝指令而下凡间拯救天下苍生的星宿神仙。每逢有红白喜事时,每家每户都会邀请戏班跳场阳戏,以期得到庇佑。

陈德禄2

陈德禄

我们找到陈老先生家的时候,80多岁的班主还在田里干活,媳妇热情的招待我们吃东西,说是老头身体好得很,就是闲不住,耳朵有些不好使了。一听说有人找他唱戏,赶紧安排人去田里叫公公回来。
上一任班主走的时候,冉启尧并不在家,估计考虑到年龄的问题,就交代两个人同时管理戏班子。老师傅回来的时候一脸笑容,见面就问你们什么时候需要唱戏啊?要多少人?当我们说明来意,他又兴致勃勃的跟我唱起了只有班主唱的戏:关圣帝的十大功,唱一段解释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