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特辑3: 香巴拉时轮坛城文博中心—唐卡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壁画,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它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藏族属于游牧民族,绘制与卷轴画上面的佛像更便于携带和随时供奉,另一方面在于公元七八世纪的藏区锻造金属的技术不佳,因而很少有铜像或铁像的佛出现。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生活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所以唐卡亦被称为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是研究藏文化一个很好的着手点。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第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幅唐卡。

唐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绘制在纸上的唐卡,另一种是绘制在丝绸布匹上的唐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同特点的唐卡不断出现,在传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大致的分类,根据产生和流传地域的不同可分为几种主流画派:卫藏地区的勉唐画派、噶当画派、靑直画派和多珠画派。

其中以勉唐画派为主其出现最早,是藏区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该派的特点是愤怒像怒中含笑,体态轻盈,衣着华丽,上色淡雅,神态逼真,身体各部位的比例适中。

噶当画派是噶尔热派和曼唐派画风相融的一个画派,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造型、任务的神态和人物的内涵,最拿手的就是留白部位精细的勾线。

噶当画派彩唐卡

噶当画派彩唐卡

多珠画派是卫藏地区一个比较小的新画派,其画面色调骗暖且清新淡雅,所画形象身量略高。

多珠画派

多珠画派

康巴地区的噶玛噶支画派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由于康巴地区盛产藏青色、青色和绿色的颜料,因此该画派大多以藏青色的矿质颜料为底,且极擅长绘制佛像服饰上精细的花纹,且用放大镜观看依旧清晰可见。

噶玛噶支画派

噶玛噶支画派

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新勉唐画派),热贡画派是在藏画的度量和国画的上色、景物布局结合起来的一种画派,是藏区最大最为流行的画派,故热贡素有唐卡之乡之称,其特点在于画面大容量多且颜色内容协调统一,吸收了汉文化的精髓。

热贡画派彩唐卡

热贡画派彩唐卡

绘制在纸上的唐卡,根据其颜色来分类,可大致分为彩唐卡、黄唐卡、红唐卡、金唐卡、黑唐卡、朱唐卡、黑金唐卡和红金唐卡。

红唐卡整个以朱砂为底,然后用黑色的矿物质和金线勾勒而成。

红唐卡

红唐卡

朱唐卡是以西藏朱砂为底,由于西藏朱砂的颜色偏于褐色不比红唐卡颜色鲜艳靓丽,因此有别于红唐卡。

朱唐卡

朱唐卡

黑金唐卡的绘制技法在以前是最为复杂的,为表虔诚以象牙或像檀香木这样的名贵木材烧制成炭为底,不绘制草稿用金线勾勒一气呵成。因而,黑金唐卡的绘制是由有15年以上功力的工匠来完成。红金唐卡是以红珊瑚磨成的粉,由金线勾勒而成。

黑金唐卡

黑金唐卡

绘制在丝绸布匹上的唐卡主要分为堆绣、刺绣、珍珠绣。堆绣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绸布匹一片片拼接然后用金线勾边缝合而成,因此堆绣的表现的内容极富立体感。相较于绘画唐卡堆绣唐卡的制作技法最为简单,因而每逢藏区的晒佛节藏民们就会制作巨幅堆绣唐卡。但由于过去藏区物资严重匮乏,一般一幅堆绣唐卡都是由全村村民合力拼凑的布料而制成的。刺绣唐卡的产生较晚,是藏文化与汉文化结合的产物。珍珠绣十分罕见,其制作方法独特,选用大珍珠、孔雀石、绿松石、玛瑙等奇珍异宝,将其打磨成细小的珠子,后采用特殊技法将这些珠子绘制成唐卡,这种技法只传承于本画派历代工匠。

藏医藏药也主要以唐卡的形式进行记载,但由于藏区文化主要被僧人所掌握,其文化极具宗教色彩,且藏区佛教信徒多修习密宗,很多东西都密不外传,因而很多优秀的文化都不被人所知,例如藏医的进化论比达尔文早了数百年,且早在数百年前藏区就可进行开颅手术。所以,对唐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对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