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头条文章

奋力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所高校交出了一张张优异答卷

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我省高校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努力在三湘大地上书写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湖南大学自2012年起对口隆回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五年多来,湖南大学积极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优势,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非遗扶贫等方面等方面探索多样化扶贫路径,交出了一张张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

奋力1

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白水洞村,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款数字化非遗传承美育教辅软件《挑花高手成长记》,该软件由湖南大学“花瑶花”非遗扶贫项目团队研发,有了它,孩子们不仅可以在线学习和制作挑花针法,还能一边学挑花一边听花瑶故事。

奋力2

奋力3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王喜乐:

《挑花高手成长记》软件是基于当地的花瑶挑花,为7到12岁的学龄儿童制作的,我们把当地的传统风俗、传统文化,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融入APP中

奋力4

据了解,通过该团队持续四年的努力,先后有7个国家70位设计师针对滩头年画、花瑶挑花等开发文创产品并亮相米兰世博会。此外,该团队还在村里建立了花瑶文化展示基地和挑花设计工作坊,并制定了面向贫困人口的设计创新、培训赋能、订单生产的文创扶贫模式。2017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奋力6

奋力5

 

花瑶挑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奉堂妹:

2004年就有很多人不愿意挑花了,湖南大学扶贫团队一来,可以推销出去,有很多人又重学,我的心情很高兴

奋力7

 (转自湖南教育电视台)

湖南大学《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中–挑花篇

w1 w2 w3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大湘西少数民族织锦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正在进行中,多名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课程讲座,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 “花瑶挑花”的亲身教学。

要文瑾老师从多个方面讲解了手工艺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结合侗锦、花瑶文化元素符号,要老师和学员一起探讨民族传统技艺与设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接下来的workshop环节,学员分组先后进行了头脑风暴,痛点分析等深入的探讨,并通过结合自身专业与经历,表述自己对于侗锦、花瑶设计的理解,最终输出多元化的产出。

w4 w5 w6 w7 w8

张朵朵老师向学员们展示了花瑶特色服饰的构成与图案,其服饰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特别是女性筒裙上装饰有工艺精湛、图案精美的挑花而得名。基于花瑶挑花的特殊意义,张朵朵老师着重介绍了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花瑶花”项目,该项目通过系统的社区研究与社会创新方法,对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并寻求有效的商业模式,将传统产品与现代设计进行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实现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王宝升老师根据织锦刺绣创新产品设计方法,以协同设计与参与式设计为导向,对织锦刺绣相关设计案例进行了分享,带领学员们进入设计构思阶段。为学员如何基于地方社区遗产资源、与手工艺人协同设计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了指导。

w9 w10 w11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奉雪妹老师指导学员们制作花瑶挑花。奉雪妹老师传授挑花技艺耐心细致,深入浅出,让人易记易懂。她长期坚持深入钻研挑花技术,在保持花瑶传统挑花的基础上,大胆地在构图、色彩、题材、功用等方面进行创新,对花瑶女子包头、女子挑花绑腿、女子挑花腰带等挑花服饰进行改良。

w12 w13 w14 w15

在当下的文化创意经济中,地方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为设计创新关注的热点。通过协同设计的方法,设计师介入对地方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开发。在了解挑花的技巧后,学员们与国家级挑花继承人探讨,在实践中摸索,将挑花技艺与自身专业结合,尝试在协同设计中将挑花转化成为创新产品。最终实现手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湖南大学定点扶贫:盘活了智力资源 拉活了山里人心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湖南省高校师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发挥高校优势,建功脱贫攻坚。”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化智慧为力量的行动指南。高校作为人才库和智力源,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深入对接贫困地区内在需求,有效提升了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效,充分展示全省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

定点扶贫2

在湖南大学的定点帮扶下,隆回县白水洞进行的富硒大米的种植探索取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了富硒水稻的种植,每亩平均提高700至800元的收入。白水洞小学的学生在进行《挑花高手成长记》的游戏,他们在玩乐中学习“挑花”技法和艺术创作。通过在该小学三个年级中的分组试验对比显示,有过游戏体验的孩子在后来“挑花”技艺的学习中,学习兴趣和速度高于没有体验游戏的学生。

隆回县白水洞村,是一个地处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聚集着瑶族分支花瑶的民众,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专门予以推荐。让这个小村子走向世界的,是湖南大学扶贫队。

定点扶贫6

   湖南大学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宝库,为当地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创扶贫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扎实推进了定点扶贫工作。五年来,湖南大学先后选派扶贫挂职干部、驻村干部13人次,开展各类扶贫项目57项,累计投入资金1426万元,援助物资折款978.4万元,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1.67亿元。带动全县2041户、87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白水洞村今年将退出贫困村序列。

“由扶贫向脱贫转变,鼓舞人心向前,浸润教育理念,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这是湖南大学给这里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虎形山瑶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敏这样说。

     一款游戏名为《挑花高手成长记》,是湖南大学“花瑶花”非遗扶贫项目团队最新启动的数字化非遗传承教育产品研发项目的成果之一。

  “花瑶姑娘们循着土布的经纬线,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用以构成各种图案,完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作品。在挑花手艺的传承上,却存在着难以教学、语言障碍等问题。我们就在想,能否设计一款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花瑶文化和挑花技法,提高他们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项目组成员、湖大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王喜乐说,《挑花高手成长记》的灵感就来源于她跟随老师在隆回的实地调研。

定点扶贫5

  “这款非遗传承美育教辅APP分为‘点击小小学徒’等七个关卡三个阶段,面向7至12岁的孩童,挑花基础的技法被简化处理和图形化表现,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习得如何数纱、下针、走针,同时融入花瑶传统风俗和文化,并鼓励孩子发挥他们的艺术创造性。”王喜乐介绍。

“人是非遗扶贫项目‘活态’传承与开发的重点,数字化非遗传承教育产品的打造,是我们在非遗扶贫领域新的发力点,第一步从孩子开始。”项目指导老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老师表示,项目团队在基于学龄儿童的美育教辅线上产品开发的同时,也在推进《花瑶桌游设计》动作策略类线下产品。她表示,希望以白水洞村为基点,将创意美育传承设计与非遗扶贫模式辐射到全国贫困留守、缺乏美育教育的地区。

     隆回是瑶族分支花瑶的传统聚居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湖南大学扶贫队自2012年开始驻点帮扶白水洞村后,开始组建“花瑶花”文创设计团队,针对滩头年画、花瑶挑花等非遗项目开展联合创新,先后开发文创产品140余款,并在白水洞村建立了花瑶文化展示基地和挑花设计工作坊,其产品受邀在米兰世博会展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专门予以介绍。

   “现在,更多的,我们想改变和协同创新,”她指着一排围裙向记者介绍,“这是某个橱柜品牌的定制产品,我们对接这个定制需求,并将数量、尺幅等基本要求告诉手工艺人们,由她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创作,每一份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定点扶贫9

  “花瑶花”团队始终致力于花瑶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让世界听见花瑶的声音。

     自2012年起,湖南大学便开展对口隆回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数年时间中,设计艺术学院、生物学院、建筑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等各学院的专家教授、学生志愿者等纷纷来到这里,努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在湖南大学的定点帮扶下,隆回县白水洞村里引进五彩水稻、雪莲果等经济作物,打造了富硒大米、虎久雾语茶等特色品牌。现在学校已将“花瑶白水洞富硒大米”品牌、技术、外观设计等内容授权给村集体,并把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资源逐步移交给合作社运营。

“经过四年多的产业孵化,合作社已进入良性的市场化运转,我们正通过股份制参与、集体股份分红等形式,加强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湖南大学驻白水洞村第一书记刘世明说。

“从乡村振兴着眼,从脱贫攻坚着手,通过综合治理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民宿为贫困群众带来看得见的收入,既解决了脱贫问题,又提升了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把美丽乡村的理念根植到村民们的心里。”湖南大学定点扶贫办公室主任曹镠说。

(转自时刻新闻)

桌游《花瑶大冒险》

《花瑶大冒险》是一个基于花瑶文化背景,为6-12岁的儿童设计的动作类桌游,是双人竞争类的游戏。

玩家利用磁力操控小球,行走于立体地图上,掷骰子决定要走的步数,一旦掉入‘水’中就要重新开始。地图上有大路也有小路,大路稳妥,小路快速但是更危险。途中可能遇到特殊关卡,可以获得加成或者阻碍,或者是回答问题以换取特殊能力卡。

玩家有可能走入迷宫,也有可能发现意外的捷径,即使靠近终点,也并不意味着胜利在望,因为对手很有可能得到交换位置或者指定位置的卡片。

IMG_9622

文雨希:“我个人一直很喜欢基于小众文化基础上的设计,因此在毕设选题的时候就选择了花瑶的方向。经过在虎形山调研,我感受到花瑶很多人处于一种‘无计划’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会计算花销与收入,更注重追求眼前的享乐,这种‘无计划’并不能说是有错的,因为‘有计划’的生活本身只是我们的习惯,而这种‘无计划’是他们历经了历史上的挫折与牺牲,在长期流离失所的困境里做出的选择。在接触他们之前,我的出发点还是改变他们,而不是为他们设计,因此我从实际出发,在日常的相处中发掘他们的需求。一段时间的相处下,我发现白水洞小学的学生非常喜欢玩游戏,当下流行的王者荣耀,奇迹暖暖到穿越火线,他们对于游戏的兴趣远远高于学习。从协助老师做针对挑花学习的对比试验结果来看,在游戏组和教学组之中,差异最明显的就是游戏组的兴趣点明显升高,而挑战程度和挫折感都明显下降,反观教学组的兴趣均有下降,游戏不但能引领他们学习,更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挑花。在与他们的日常聊天中,得知他们并没有学习过民族志或者自己花瑶的特色文化,语数外的课程对他们而言已经比较吃力,教学目标也不允许他们再开设与考核成绩无关的课程。花瑶的特色文化绚丽多彩,无论是从文化本身的特色还是文化多样性的需求来看,都需要有人传承。”

“因此我决定做一个寓教于乐,具有互动性的游戏,相比于电子游戏,桌游有着沉浸式体验,面对面交流,不伤眼睛等优点,也是如今应用于儿童教育的热门选择。在初期对于桌游设计我并不熟悉,并且局限于卡牌类策略类的游戏,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浏览很多桌游网站之后我发现动作类桌游能够很好的锻炼儿童的敏捷性和动作能力,确立了最终的方向。”IMG_9621IMG_9650IMG_9654

在确定游戏玩法的过程中,文雨希同学首先做了简易的模型,反复测试之后发现了利用磁力相斥操作的方法,有随机性和趣味性,但是与之而来的是磁力相吸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游戏的体验,而后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从企图阻隔磁力到利用金属类以及非金属类的材料发生反应干扰磁场到改变磁极相斥产生的力的方向,由于无前例可寻,期间一度陷入困局几乎要全部推翻重做。随后继续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游戏玩法,而游戏操作也变成了结合磁极的斥力和吸力,简单上手又具有趣味性和随机性。针对地图的设计,也区分了“大路”和“捷径”,甚至有迷宫的干扰。在中期答辩之后,老师们提出来游戏结果反馈的问题,开始尝试做声音或者光的交互反馈,试图加入单片机和探测器做出交互性的反馈装置,但是由于地图是实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即会发出信号,而其他的探测器也并不适用,因此选择了以立体地图的形式,从高度差做出物理的反馈。

游戏机制的设计中,在导师的指引下,比较顺利的确立了游戏性质,游戏目的,针对人群等等,由于玩法是全新的,在游戏机制的设计上围绕游戏玩法来做,注意控制挑战程度和挫折感。期间从相关书籍中得到加入“赌博”的成分可以使玩家有更大的兴趣进行游戏,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因此在机制的设计中加入了随机卡。在游戏机制与花瑶特色的文化结合上,文雨希同学也阅读了大量的花瑶相关的文献书籍,同时在虎型山地区有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加上和花瑶当地居民以及熟悉花瑶的人的充分交流,得到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文化资源。然后将它们转换融入到游戏机制中,比如在地图上如果走到了有“黄瓜精灵”的地方,则可以多走一步,这是因为花瑶人民曾经在逃避追杀中躲入茂密的黄瓜白瓜架下,并且逃过一劫,花瑶人民相信它们有神力,保佑了花瑶人民。在地图上的每一处房子附近都会有树,也是反映花瑶人的古树信仰。在配套的规则说明书中,利用插画和编入的故事情节,将花瑶变成一个神秘的副本,引领玩家探索,插画也取材于花瑶的生活环境,文雨希同学说道:“我希望孩子们在了解游戏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花瑶的文化。”84132790769073049015369850589167464微信图片_20180528003300

设计师:文雨希

2017香格里拉总宣片

2

2017暑期新通道·香格里拉设计与社会创新工作营正式拉开序幕,项目分成社区研究影像组和产品设计组两个小组,产品设计组在完成文献整理与分析、产品研究与设计方向的初步探讨后,先行至香格里拉;社区研究影像组从长沙出发,途经怀化、铜仁、凯里、贵阳、大理、丽江等地后至香格里拉营地,一路参观考察苗绣、织锦、银器、挑花等民族手工艺。

640

工作营以社区研究的方法了解当地的宗教、文化、物产以及人文资源,特别是对香格里拉及其周边的非物质遗产手工艺进行重点记录和影像创作,在此基础上针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形态、社区结构及文化与产业发展需求,以跨学科的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手工艺传人开展参与式联合工作营,共同探索构建可持续的文创公益与社会创新网络的方法。640-2

香格里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极具民族特色的瑰宝。 项目组来自设计学、艺术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的32位师生、设计师、志愿者深入香格里拉的各村庄,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关于香格里拉少数民族生活形态与民族文化研究,宗教信仰、建筑形态与生活方式研究,针对尼西黑陶、藏族造纸印经、藏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与手工艺进行数字影像记录与手工艺创新产品设计。640-3

江参——松林藏香传承人

从远古到现代,从普通人家到佛堂寺院,藏香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是藏族民间不可缺少的日用品。8月26日,由美克美家、湖南大学领衔的新通道·香格里拉项目团队走访了松林藏香的传承人江参,现场参观了传统藏香的制作工艺,感受到雪域藏香的独特魅力,并多角度探讨了传统藏香的创新与设计。
0

藏香文化

藏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被列为“藏域三宝”(藏香、藏毯、藏饰),它既是藏区传统的手工艺品,也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在《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等历代藏医药经典中,均有关于藏香的配制、原料、加工工艺及其功效的记载。其最初全部是纯天然材料,其材料配伍遵循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理论,制作工艺流程蕴含着藏文化的精髓。

藏香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有两大主要用途:一是寺庙里用于礼佛祭祀、净晦辟邪;二是作为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4

松林藏香传承人——江参

江参是松林藏香的传承人,他自幼进入松赞林寺跟随徒丹仪批上师研习佛法,并学习领会上师在藏医药学方面的造诣,为深入研究藏文化,他多次深入尼泊尔、西藏等地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并潜心研究香料配方及古法工艺。他在保持古法秘制工艺基础上,利用香格里拉特有高原植物原料,借鉴各方各派香料配方,吸收现代科学养生理论,巧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成一派,研制出了独家香格里拉特色的“迪庆藏香”。15

藏香的制作工艺

在江参老师的工作室内,摆有藏红花、雪莲花、麝香、藏寇、红景天、丁香、冰片、檀香木、沉香、甘松等几十种纯天然植物药材、香料。在制作藏香前,江参老师首先点燃一柱香,伴随着香气的升起,他现场向我们演示了藏香的制作过程。

江参老师介绍,一般藏香的制作,从配料、打磨、晾干再到最后成品的制作需要19天的时间。从山上采回来的藏药,手工用石头将其研磨七天七夜,并滴入一滴青稞酒,研磨的过程中心中要默念佛法,江参老师解释这是制作藏香工序最复杂的步骤,他通过闻气味和品尝味道来判断研磨的程度。2

1

然后将各种天然藏药材和天然香料碾碎,制成粉末状。9

8

将所有制作成粉末状的原材料调和成糊状,并放置发酵(天热时3-4天)。5

以手工在专用的制香器具上将糊状备料制作成特定的形状,将制作好的藏香在室内阴干,即为成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江参老师一丝不苟,在他看来藏香是圣洁之物,要用一颗虔诚严谨之心来加工。12

WechatIMG8841503771759_.pic_hd

6

7

藏香的创新思考

藏香这一传统手艺怎么进行创新设计呢?在江参老师看来,他主要是从藏香的造型、包装、功效等方面来创新,不同功效藏香包装的造型、色彩不一样,同一功效的藏香,也有末香、线香、塔香、辦香、盘香等不同的形状。同时江参老师强调,藏香古法中记载的材料配比,以及制作手工石磨藏药时的诵经加持是不容改变的。

如今“香道”文化越来越被大众接受,纯天然、无污染、古法秘制的藏香,兼具医疗与养生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极高。对藏香的创新与设计,既是对传统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也具有广泛的市场、社会价值。

郭军华——汤堆村第七代陶艺传人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尼西黑陶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对藏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憨厚与淳朴也在尼西人民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

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

汤堆村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郭军华(藏语名:当珍批初)正是尼西黑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四十年前,年仅7岁的郭军华便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上山背土、筛土、和泥、做胚、烧陶,学习制陶技艺。从学会到精练,再从充分继承家传制陶技艺到发展创新,他坚持了大半辈子,并且硕果累累。2008年,他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去年,他的儿子郭文亮(藏语名:拉茸肖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开拓属于自己的黑陶事业,成为了郭家第八代陶艺传人。郭文亮对于黑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曾在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表示“黑陶制品的创新发展一定不能忘根”!35 36 37

在藏族传说中,有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叫“鲨鱼窝”,它见到什么动物都会吃,后来,有一活佛时刻教育它,使它改邪归正。因此,藏民把“鲨鱼窝”雕刻在自家经堂的第一排横柱上。1977年开始,一些陕西、山东人民来到了汤堆村,他们对这种雕刻喜爱不已。应顾客的要求,郭军华把“鲨鱼窝”刻在了土锅的盖上、锅身上、茶壶上,这些作品深受藏民欢迎,也成为了郭军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后来,郭军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黑陶制品公司,致力于挖掘抢救和保护尼西黑陶传统工艺,他也集结了数位资深陶艺师对汤堆黑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新产品的开发进行探索并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使得黑陶制品发展到3大类190余种,其黑陶制品做工精细,外观古朴厚重、粗犷大气、特色浓郁,有“现代古董”之称,备受国内外顾客的喜欢。最近,他正与儿子合作研发以藏八宝为元素的装饰摆件系列产品。

郭军华和郭文亮父子

郭军华和郭文亮父子

除了郭军华父子之外,汤堆村仍有许多传承人正在致力于尼西黑陶的继承与发展。高级民间美术师孙诺七林的儿子格桑恩主,擅长于制作黑陶火锅的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也接受了项目团队的访问。

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

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

一直以来,尼西的黑陶匠师们都在传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开发出了很多新品种,其中孙诺七林工作室创作的藏传佛教“八宝”挂件,既保持了黑陶的民族特色,又将现代艺术观念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随着黑陶事业的希望之光日渐明朗,越来越多的尼西年轻人选择了回到家乡学习制陶,并赖以为生;汤堆村的降初西洛就是其中一员,曾放下黑陶在外开过数年翻斗车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来继续他的黑陶事业,因为这才是让他感到舒适自在快乐的事情。在众多民间美术师的共同努力下,尼西黑陶将会拥有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

工作营合照

工作营合照

探秘香格里拉印经院

在距离普达措国家公园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坐落着安静的“香格里拉第一村”霞给村。在这个只有20多户的传统藏族村落,却有一家储藏了5万多片经书刻板的印经院。

8月27日,新通道团队采访了香格里拉印经院创始家族的一员——拉茸开主,他为我们介绍了家族建成印经院的过程,以及刻板、印刷、储藏等方面的工艺,产品组还与开主讨论了基于传统藏文化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香格里拉第一村

“霞给村”,藏语中的意义是白岩石下的村庄。在印经院建成之前,霞给村里就集中了包括唐卡、土陶、酥油茶等多种藏族传统工艺,正因为这里有地地道道香格里拉的一些文化,霞给村被美誉为香格里拉第一村。

印经院外景

香格里拉印经院

拉茸开主的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爷爷是当地土司,并且家族中一代一代都有人成为松赞林寺的喇嘛。拉茸开主继承衣钵,八岁进入松赞林寺,十岁正式出家,现任松赞林寺喇嘛。

拉茸开主

拉茸开主

在九几年的时候,拉茸开主与表哥汪堆途径了四川德格印经院,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成堆整齐排列的刻板,感受到了藏文化的宏伟,觉得印经院很好地保护并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兄弟俩此行深受震撼和启发,产生了在霞给村建设印经院的想法。在其后的二十年里,两兄弟全力投入其中,建成了云南藏区独一无二的印经院——香格里拉印经院。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内景

印经院持续从青海热贡等地请来匠人,多时达七、八十个,少时也有二十多位。他们先花费了六、七年的时间雕刻印版,然后才开始建造建筑。至今仍有四位来自青海的传统手工艺师傅驻守在此。

来自青海海南州的兰周师傅便是其中一员。兰周的家乡延续了人人从小学习手工艺的传统,包括唐卡、刻经、造像等。精通刻经的他二十年前跟随师傅来到这里,共三次参与《大藏经》的刻制,印经院很多《大藏经》刻板以及外面的玛尼堆都是他的作品。在雕刻上,兰周师傅也有自己的独特工具——用伞的零件自制成刻刀,这把不起眼的小刀,雕刻起经文来很是精巧。当时一同来到这里的很多人都离开了,而兰周师傅依旧坚守在这里,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这份技艺传给村子里更多的人。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兰周师傅校对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工作营成员向兰周师傅请教印经问题

工作营成员向兰周师傅请教印经问题

 

兰周师傅刻制的玛尼堆

兰周师傅刻制的玛尼堆

拉茸开主表示,将经文刻板刻完的整个过程,自己的压力非常大。因为经书作为文化的东西,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仔细核对校正。同时,由于本地没有用于雕刻的木板,他都是亲自徒步去小中甸的山上挑选考察并确认。

目前印经院的《大藏经》木刻板约有四万八千九百多片,还有宗喀巴大师的两部经书——《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以及一些不同佛像的画法五十多块,数量总体超过五万块。

《大藏经》刻板

《大藏经》刻板

建筑风格

印经院共有四层,是以宗教为主的建筑风格,它跟寺庙的建筑有所不同。寺庙里的窗户比较少,但是印经院的窗户很多,第一是刻板需要通风,第二是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印经书。不同于藏区普遍的木质结构房屋,印经院的墙体是石头搭建的。因为刻板在温度升高时容易蛀虫、腐烂,石头很凉,能够保持室内低温,用来做印经院的墙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窗及石墙的建筑风格

多窗及石墙的建筑风格

经书刻板

刻板刻制的工序主要如下,先把书籍印刷在样纸上,再将样纸贴在木板上,贴上后擦一道油,字体就会慢慢地在木板上全部体现出来,然后用小刻刀削、凿。板子刻完后泡在清油里,然后拿出来阴干,之后才能看、才能使用。储藏在印经院的书柜上后,这些板子每五到六年要擦油保养一次,防止变形,防蛀虫。同时印经院内还需要注意通风。

现在新、老刻版主要在木质方面有区别,以前没有好木材,现在可以选择西南桦,木质好、密度高、保存时间非常长。除此以外,刻法基本保持不变,只是现在的刻板刻得要深一些。

刻制刻板

刻制刻板

 

拉茸开主介绍新老刻版

拉茸开主介绍新老刻版

雕版印刷

印刷经书的纸,需提前一天在水中浸泡一下,这样第二天才能使用。浸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让纸张湿润,印刷时能够粘在刻板上;第二是保证能够将墨汁吸到纸的最中间去;第三是,纸张过水浸泡之后印出来的经书,喇嘛在念诵的时候,不会刺眼。

搬运刻板

搬运刻板

 

印刷经书

印刷经书

 

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手工雕版印刷的经书

社区文化

印经院建成后,周边的信徒非常喜欢,村民常来转印经院祈福。老人们说,印经院的落成给村子带来了很平安的感觉。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佛祖诞生日,圆寂日,成道日),村里都要举行隆重的 “背经”仪式,经卷也全部都是由印经院所提供。

在过去二十年,印经院对霞给村的社区关系与结构都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影响。虽然当下在人员调配方面还有些困难,但是拉茸开主说,目前也有一些想学习藏传佛教及藏文化的人。未来印经院将优先发展村内想加入印经院的,逐渐培养一批本地人才,并添补更加多样性的刻板。对于产品组设计的基于印经工艺的文创产品,拉茸开主从文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权威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印经文化的创新潜力表示了期待。

银匠段王爷

新华村原名石寨子,这个依山傍水的白族村寨,早在南诏国时期就开始了加工制作手工银器,并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生生不息,一直沿袭到今天,有“小锤敲过一千年”之说。如今,无论是新华村生产的银器,还是在新华村学成出师的银匠,都已遍布全国,是名副其实的银器之乡。此次工作营拜访了新华村的段王爷,现场参观银器的制作手艺,感受新华银匠们的匠心与追求。

传承人——段海林

银匠手艺传承人段海林

银匠手艺传承人段海林

段王爷全名段海林,白族人,是新华村内七代传承银匠手艺的匠人。段王爷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银的手艺,那时候的他们,外出做活都挑着一个挑子出门,挑子的一头是一只手拉风箱,另一头是一只竹编篮子,里面装有几把小锤、小錾子、火烙铁等简单的工具和行李。他们走一路、干一路,哪里有活做,就在哪里落脚,足迹遍及云南、西藏、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与云南接壤的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部分地区。只要有活做,他们可以随地放置风箱,在风箱旁挖一个小坑,就地砌成一个小火炉,用来熔炼铜、铁乃至金银材料,以加工成各种用具、首饰和其它饰物。这些艺人被当地人称为“小炉匠”,外省则称他们为“漾川银匠”。

段王爷在19岁就学成出师了,如今段王爷带的徒弟也已经上百,可以说,新华村里勤劳好学的银匠们的手艺,算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而段王爷的手艺更是这些银匠中的佼佼者。

段王爷和学徒们

段王爷和学徒们

段王爷告诉我们,新华村内每一家都自祖祖辈辈就在做银器,一家一个小作坊,每家都有自己拿手的品种,比如有专门制作银镯的、也有专门制作银壶的,而段王爷家制作的种类却很多,从银镯、银筷、银壶到银制藏刀、银服饰等,这与段王爷精湛的手艺密切相关。段王爷的儿子、女儿也从父亲那儿传承了这门手艺。每当遇到大件的订单时,比如段王爷曾经制作的一件大茶具,重量近700多斤,需要多位银匠一切协作完成,因此,银匠们之间也会组织切磋讨论,共同交流制银的经验和技巧。

银器的制作工艺

在段王爷的工作台上,摆放着简单的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就是这几样小小的工具,凭着段王爷熟练的技巧、精湛的工艺敲打出了一件件极具观赏与使用价值的银器品。制银的工艺包括选材、下料、锻打、淬火、拉丝、画样、錾花、焊接、抛光清洗等流程,整个过程都是手工制作,每一个步骤都是对师傅手艺的考验。

段王爷工作台一角

段王爷工作台一角


正在制作的银壶

正在制作的银壶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锻打和錾花是段王爷看来最有难度的部分。锻打是把把有形的金属加温退火之后用锤敲打成片。开片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制作的质量,金片越薄时就越难翻转,必须有很高技艺和经验的师傅才能把薄片翻过来锻打另一面,通过不断的翻转锻打之后,形成相对均匀的金属片,每一次翻转必须加温,如不加温就会敲裂。开片结束之后,根据需要用铁剪剪成一定的形状,作下一步的雕花和造型。

壶体的正面锻打

壶体的正面锻打


壶体的内部锻打

壶体的内部锻打


锻打工艺

锻打工艺


淬火工艺

淬火工艺

錾花是在某一件工艺品初具大形并铸入支撑物后,在其上进行手工錾刻的过程。錾花是手工金银器制作工艺当中醉能体现作品神韵的一步;錾花的过程将试用到数十种不同型号的錾子,极富经验的匠人才能娴熟运用各种不同的錾子来应对不同的花纹錾刻的需要。

常见的各种金银器的工艺技法均是在錾花这一步完成,如:浮雕、剔底、高浮雕、平调等等,不同的技法能够錾刻出不同的艺术图案效果。

錾花工艺

錾花工艺

代表作品

段王爷最满意的银器作品是是九龙壶,这也是整个新华村最自豪的工艺。九龙壶的创史人是联合国公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九龙壶的特点是有八个杯子环绕在壶的周围,中间一个九龙壶,壶内装的水可以正好倒满八个杯子,一滴不多,一滴不少。

段王爷作品

段王爷作品


段王爷作品

段王爷作品

传承与创新

在如今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现在,这个世世代代做银器的小村子,通过银匠们巧妙而独特的匠心、精妙绝伦的手艺,将器物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价值。他们生产的银器不再受限于少数民族用品的范围,相反,他们广泛的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打破地域的限制,为更多的人群制作银器。

农村手工艺通过参与式设计干预在促进社区营造中的潜力 ——花瑶少数民族社区案例研究

The Potential of Rural Crafts in Promoting Community Empowerment through Participatory Design Intervention

-A Case Study of a Project concerning Huayao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y

农村手工艺通过参与式设计干预在促进社区营造中的潜力——花瑶少数民族社区案例研究

 

找寻途径解决农村社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种学科领域强烈的学术兴趣,这其中也包括了设计领域。本论文以中国的花瑶少数民族社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农村手工艺通过参与式设计干预在促进社区营造中的潜力。首先,研究背景解释了东亚与西方著名学者的相关理论及他们的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有关当地财产的信息。然后,我们选择将“挑花”(当地十字绣的一种)作为参与式设计实验的对象。以挑花为基础的参与式设计过程是一个反复的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了五个步骤:背景了解,概念生成,初期模型,图案设计与最终模型。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设计工作进一步阐述了合作设计的过程。最终,作者总结了通过参与式设计干预的手段,利用农村手工艺以促进社区营造的模型。除此之外,我们指出了本论文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计划做出了设想。

关键词:花瑶少数民族,农村手工艺,社区营造,参与式设计61626364656667686969-169-269-3

诚然,这篇论文还有一定的局限性:(1)合作式设计的产品的市场性仍未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这也解释了为何作者将研究主题定为探索农村手工在促进社区营造过程中的“潜力”。(2)从广义上来说,参与式设计不仅包括产品设计,亦包括了产品的品牌化与市场营销。因此,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应当加入到这个团体中来成为利益共享者。(3)对于合作式设计,作者强调它是一种反复的循环,每一个循环的结果都可以作为下一个循环的原始材料与灵感。但在工作室中,该设计过程通常在第一个循环中的各个阶段就停止了,研讨会之后,我们大大改进了这一合作设计的过程。例如,挑花新媒体的实验就是受到一个雨衣设计的启发。(4)除此之外,我们的案例研究仅仅只包含了挑花,而基于其他手工艺的合作设计也应当作为随着手工艺的变化而变化的设计过程而加以研究, 因此,在未来,更多的工作需要进行以完善参与式设计的模型。

(编辑:朱碧玉)